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鲁西南地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状与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顺

   收稿日期:2008-04-08
  作者简介:李顺(1979―),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 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
  
  摘 要:作为山东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曲阜培训中心的培训教师,笔者介绍了此次培训的内容与方式,结合亲身体会,谈了培训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提高培训绩效、促进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一、引言
  
  山东省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为了更新高校教师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通知》(教高司[2000]79号)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鲁教人函(2007)10号文]精神举办的,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省属高等学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山东省政府、省教育厅、省财政厅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省教育厅制定了培训总体规划,省财政厅拨出专款给予支持。本次培训下设曲阜、济南、聊城和烟台四个培训中心,在省教育厅的总体规划下,由各培训中心负责具体培训任务的落实。培训考核合格,颁发山东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合格证”,考核结果记入教师本人档案,并作为今后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笔者所在的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负责鲁西南地区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从2007年年底至今已经圆满完成了日照、莱芜、泰安、济宁地区所在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现将培训实践整理成文,以期与广大高校教师共享。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
  
  本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二级标准,我培训中心在深刻分析《山东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讲义》的基础上,将培训内容做了模块化处理:教育技术导论与现代教学设备、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动画制作、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图像采集与处理、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信息化教学设计共7个模块。每位培训教师具体负责一个模块的培训工作。
  对培训内容的模块化处理能有效帮助培训教师克服授课内容选择过程中的随意性。但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各模块之间并非互相孤立、毫不相干,而是互相交叉渗透。以CAI课件设计与制作为例,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并非简单孤立介绍authorware各个图标的用法,而是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思想贯穿于整个课件制作过程中,以课件制作为主线,教给教师制作课件的相关知识,如何进行课件的教学设计、如何设计课件结构、如何进行课件脚本编写等等。
  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授课采用“送教上门”方式进行,8天为一班次,前7天上课,一天完成一个模块的培训任务,最后一天统一进行考核。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开课,理论课模块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操作类模块在网络机房上课,采用边学边练的培训方式。为了配合集中授课,我培训中心专门建设了培训学习辅导网站,受训学员可以及时了解最新培训动态、获取学习资源、与培训教师和其他高校教师开展交流协作。培训不会因为集中授课的结束而终结,各高校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持久的学习。
  为了有效克服以往培训中纯理论取向、纯技术(工具)取向的不足,此次培训秉承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注重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的合理化整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培训教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使受训教师真实感受信息化时代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逐渐引领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与职能,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培训采用笔试加作品的考核方式,不仅要考核受训学员对现代教育技术重要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求学员利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设计制作与自己教学相关的反映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作品。
  
  三、培训特点
  
  1.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培训以8天为一班次,时间短、任务重,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培训中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培训内容贯穿于案例中,通过对案例分析、演示让受训学员体会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体会课件制作、网络课程开发的精髓,体验怎样将理念与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学会将之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所选案例应该是与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高度一致的,恰当反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反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案例,更重要的是所选案例必须要与受训学员所教学科密切相关。
  2.以任务为驱动:培训并不是为了让教师记忆零星的知识点,而是让教师能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比如可以围绕某个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设计开发课件、可以完成所承担课程的网络课程开发等等。对受训学员完成的任务作品进行筛选整理又可以进一步充实培训教师的教学案例库,为下一轮培训的开展扩充资源。
  3.以实用为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根本目的是能够使受训学员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类型的高校,同类高校不同学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不同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根据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案例,在保证培训基本任务完成的情况下灵活调整培训内容深度和广度。
  
  四、问题与对策
  
  1.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同一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相同学科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理工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明显优于文科教师,年轻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明显优于老教师。有些高校在培训中采用随机组班的方式,文理科混合组班,这就造成了同一班级中部分教师吃不饱,部分教师跟不上进度的问题。我们建议各高校可以按年龄段和学科背景划定班级,相同学科背景的相近年龄段的教师组成同一班级。在保证基本培训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在水平较高的班级可以进一步扩充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部分学员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认识不足,培训积极性不高,认为培训只是走过场,培训以应付考试、获取证书为目的。为了解决培训中的这一问题,首先学校领导应给予培训足够的重视。学校领导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受训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部分高校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受训学员到课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有些高校对培训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能够严格考勤,并专门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培训在这些高校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培训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
  3.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不是仅靠一两次培训就能解决的,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技术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各高校一定要把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常抓不懈。
  (1)满足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要求,做到人手一机并能方便使用互联网。由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协助教师组建教学资源库,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2)学校要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科研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教师承担信息化教学相关课题立项研究,并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必要时可将其作为教师评优、聘任、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组织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相互取长补短、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个人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研讨会、交流会,并给予资金支持。
  (3)从各校实际和教师需要出发,由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定期组织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能够真正从本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促进本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不定期的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阔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教师个人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主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尝试、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模式,与志同道合者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研究实践信息化教学,主动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交流会。
  
  参考文献:
  [1]李玉环,陈庚,金以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状况分析与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7,(2)84-87.
  [2]彭慧,朱敬东.基于混合学习原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07,(2)91-96.
  [3]蔡立炉,刁永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的绩效模型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10)48-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2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