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灵心慧眼,启真挚情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素娟
作文教学如何才能有效?许多老师口授笔耕,循循善诱,穷思竭虑,但仍有许多小学生不得要领,胡乱拼凑,甚至望题生畏,举笔颦眉,经过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作文,却普遍存在“三无”、“三假”的严重倾向。三无:一无明确的表达动因,只知道为完成教师的作业或应试而写;二无阅读对象,只把老师当成唯一读者;三无真情实感,用自己的嘴讲成人说的话。三假:一是内容虚假,作文脱离生活实际;二是情感虚假,不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三是语言虚假,语言运用脱离交际实际。每每看到学生作文时那种难产状,我便觉无限悲哀。我翻阅了许多中外作家传记,想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点化。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作家们所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作品风格不同,但在诸多不同中,有一点是相同的:爱好文学。这种爱不是附庸风雅、浅尝辄止,它叫执著,它叫信仰,它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挚爱。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学生有了这种对写作的真情挚爱,那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分析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社会的种种变革给教育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正视以下问题:学生喜欢看漫画、看电影、看电视,不喜欢看书,有人称我们已进入一个“读图时代”;学生的阅读内容远离“经典”,大多为“文化快餐”;孩子们的阅读方式由传统文本转向电脑浏览,对于白纸黑字的课本越来越难以亲近。语文教师该怎样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感,将学生从漫画里、电脑前拉回到书本上呢?如何让他们在畅游书本时获得灵感、受到启迪,从而萌发表达的欲望呢?激发兴趣是永恒的主题。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的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像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要达到这个效果,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不妨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透过“窗口”看“世界”,厚积而薄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是我国一条宝贵的传统经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文本只是教学的一个小小的窗口,如何借助小小的窗口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透过这个窗口,创造性地拓展与文本相连的内容,适时地引进推荐给学生。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从事“人之初”教育的语文教师,应该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拥有坚实、厚重的人文素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应由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假如让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条件,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机械讲解与灌输,学生就会疏远排斥阅读,必然造成“读写分离”。当学生不能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就不能去体验“作文”的快乐。只有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心灵,他们才会产生表达的需要。我们要帮助学生做到此点,首先要注重“长短结合”。一方面要致力于长期积累,潜移默化,“多布云彩”,不急于马上“落雨”,另一方面要把阅读课上得生动有味,要因“课”制宜,设计一些借鉴范文写法或迁移范文语言的小练笔。
二、激活已有经历,打开生活源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要把学生引进自然,引进社会,引进生活,引进时代,着眼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活动,如体育表演、社区文化宣传等。可以带学生逛书店,看展览,看“焦点访谈”,进行热点采访及社会调查活动。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应生活之需,为生活之用,从而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教师要做的是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确定话题范围,打开生活源头,调动已有经验,选取习作素材。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因贴近生活而“美丽”起来。
三、以灵心慧眼,启真挚情爱
语文老师最感劳心伤神的事莫过于批改作文了。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精批细改”,学校领导也把“精批细改”当成检查教学的重要指标,应要来个“笔下见红”;学生家长若没看到“精批细改”,便意见一大堆。于是,在“精批细改”的怪圈中,写作教学苦苦挣扎,步履蹒跚,难得有令人兴奋的长进。写作本身是一种艺术创造,作文批改怎能不讲究艺术呢?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作文最忌“精批细改”,坚持主张学生要“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在学生走向“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过程中,老师最需要也是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鼓励。这就要在作文批改中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缺点要有能力引导其改正转化。作文评语应是教师对学生作文欣赏的结果,是读后感,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同样一篇学生作文,用挑剔的目光放大它的不足之处与用赏识的目光去挖掘它的闪光点,留给学生的感受和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这样说一次夸张的表扬远比一次准确的批评效果好得多,因为后者往往让学生越写越没意思,看到的总是自己的缺点,而前者却让学生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杜威说:“生活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另一个阶段的生活是同等真实,同等积极的,教育要尊重未成年状态。”我们指导小学生作文,要多一点激励,少一点约束;多容忍一点真实的稚嫩,少苛求一点虚假的成熟。要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珍惜一切有创意的表达。“诚于嘉许,乐于称道”,应该是兴趣培养的加油站。
四、在交流认可中,兴趣盎然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作文一旦见诸报端,犹如火炬熠熠闪光。不必担心21世纪作家如云,按照高尔基的观点,未来每个人都是作家。人都有得到别人承认的心理需求,应该相信你的学生中也会出现郭沫若、老舍那样的大师。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从小处着手,抓住能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每一次机会。可以让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可以让每一组每一星期出一张“组报”,每半个月出一期黑板报,还可以把自己作文里的“精言妙句”抄录在贺卡上赠给朋友、亲人等。更要鼓励学生向学校、地方甚至是全国性的相关报刊投稿。我们不难想象,当自己的作品以“挺拔”的立意、“翠绿”的情节、“摇曳”的语言、“鲜活”的内容、“真情”的流露被发表的时候,怎能不心花怒放?有了这种喜悦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写作怎能不兴趣盎然呢?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苦学苦练的过程,作为“人之初”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具备灵心慧眼,加大感情与知识的投资力度,保护好学生的童真童趣,启发学生心灵深处对习作的真情挚爱。
参考文献:
[1]高万同语文教育文集――语文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小学语文培训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1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