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红兵

  摘 要: 听力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主要手段,在英语学习中,它位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首位。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英语听力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对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而言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学生的听力基础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也一直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首先就高职听力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的英语听力教学能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听力 教学现状 对策
  
  一、前言
  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和技能,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体现。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听力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及相应的应用能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也曾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即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实用为宗旨,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地听、说、读、写。由此可见,英语听力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把“听力技能”作为第一技能放在首位也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宗旨。然而在各种技能教学中,听力教学也一直是许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较弱的环节。一方面,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受语音材料、语境、语音、文化、语法规则与词汇量的掌握、思维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外语应试教育一直占主流,语言的应用功能自然也难以从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从一开始学外语就在读不准发音的情况下硬记下词形和词义,有时还张冠李戴;而外语从启蒙教师开始往往就围绕语法教学,只重视动笔,却轻视动嘴和动耳,知形、知义,不知发音的情况比比皆是。再者,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学生而言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其中很多来自农村,在进高职院校前很少听过录音,并且基本上也没有上过听力课,也有相当多的学生在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大多靠“蒙”,得分极低,而完全是依仗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靠总分通过考试。很显然以这种方法通过考试违背了学外语的初衷,是自欺欺人的做法。他们无法将语言的音、形、义有机地联系起来,结果只能靠眼睛来学习抽象的语言,而耳朵和嘴这两个人类引以为豪的器官在学习英语时却无法派上用场,最终却成了听英语的“聋子”、说英语的“哑巴”。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已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亟待研究的课题。作为高职英语听力教师应思考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在教学中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改变听力教学效果不明显、听力明显滞后于其他语言能力的状况,从而切实有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的方面
  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选的教材及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力能力的养成和听力能力的提高。
  1.现有的高职听力教材难度过高,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理的听力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因此,教材的内容是否合理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目前的听力教材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听力材料难度普遍过高,高职学生在学习时有畏难情绪,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年印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为了更有效地考核高职高专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要求学生通过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这一考试对听力理解的具体要求是:“学生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录音速度每分钟约120词的听力材料,播放两遍,可以听懂,理解准确率要达到70%以上。”从以上要求来看,高职学生听力考试难度应该是不大的。然而,从我们目前的听力教学材料来看,我们在教学中所选的听力材料内容过难,大多数听力教材模式雷同,内容陈旧,大多是关于科学、医学、文化、教育及国际时事新闻等方面的题材,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也不常接触,话题本身的难度就比较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别提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了。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应试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高职英语听力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检验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看学生能否通过各种英语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考试,高职实用英语的A、B级考试,期中及期末考试,都让学生们应接不暇,奔波于各考场之间。为了使学生能及格并且得高分,大多数日常的英语教学都围绕英语考试展开,包括听力教学。在各种英语听力教程中,英语听力训练基本都以测试题的形式来完成,每篇听力材料后都设有问题,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把听力学习的重点放在答题上,只要能选出或者填出答案就算过关,不去做更多的分析和思考,答题成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答对问题就意味着训练的结束,教师未能帮助学生剖析听力训练中的成功及失误,及时总结经验,利用各种方法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熟悉相关的语境,让学生实现交际目的。这种训练模式不能使学生听力水平提高,从而也就达不到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而高职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反复放录音、做题的应试训练很难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听不懂的下一次仍然听不懂,不理解的还是不理解,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听力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及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3.听力教学方法单一,“听”与“说”环节没有很好地结合。
  在目前的听力教学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采取固有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听力教学中采用老一套教学方法,英语听力训练基本都以测试题的形式来完成,教师先领读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再讲解其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播放几遍录音带,全班一起做练习,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核对答案,完成问题就意味着训练的结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听力课上,教师单纯强调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入,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听力教学成了哑巴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不能达到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此外,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在解释题意时,有些老师会将听力材料再读一遍,这样会潜意识地鼓励学生对信息只是进行低层次的理解,而运用与听力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知识、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则被忽略。同时由于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权无法发挥,学生就会对听力课程产生厌烦、抵触心理。如此往复,在这样的听力课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
  (二)“学”的方面
  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主体,学生的“学”的状况也不容忽视,因为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即便英语笔试能力水平很高,但对听别人说英语却是一头雾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说:磁带听了不少,练习做了若干,英语听力怎么就不见长进呢?其实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原因很多。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听力水平能否得到提高,主要受到其基础知识、学习态度、词汇量、文化背景、听力习惯及情感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1.语音基础较薄弱。
  从基础知识方面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各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外语基础本来就很薄弱,再加上不少高职院校对英语听力教学并不是非常重视,所以很大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英语非常吃力,听不懂,不会说的现象非常严重。我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英语的标准发音掌握不好,他们往往习惯任课教师的语音、语调,很少接触原版影视材料;或是自身发音与标准发音的差距很大,有些读音不正确或者甚至根本不会读,这一切导致学生对英语听力课程中的某些发音感觉不适应,并且觉得难以理解,再加上平时不习惯开口朗读,教师也难以发现和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掌握发音要领,对重音、连续、同化、省音、弱读等把握不准,没有掌握英语语调,如升调、降调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不熟悉英音与美音的区别;而真正能注意连读、不完全爆破音现象的学生并不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音内容的辨识。
  2.学习态度欠端正。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受到初、高中学习情况的影响,对和英语相关的课程提不起兴趣,在心里产生了抵触,尤其是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参与的积极性总是不高,大多数都是在老师的监督下敷衍了事,导致英语听力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尽管部分学生对英语听力有一定重视,但还是认为考试中主要考的是读写知识,听力所占比重较小,而且也缺乏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价值,因此会更侧重于语法、写作等技能的训练,而对听力部分往往只是进行主观猜测,对听力测验存有侥幸心理。学生这种对英语听力能力培养不重视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其自身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3.词汇语法知识贫乏。
  具备一定量的词汇量和基本的语法知识是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前提。一方面,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学习英语最为基本却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虽然我们不能说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就一定能学好英语,但要想学好英语没有一定的词汇量肯定是不行的。在进行英语口语练习时,最基本的语言意义刺激单元是单词或词组,这是因为单词或词组是构成句子的基础,倘若学生对单词或词组尚不认知,自然也就听不懂由单词和词组组成的句子、由句子组成的语段的意义了。可以说掌握足量的单词和词组是一切英语训练的基础。同样的道理,没有掌握足够多的英语单词或词组,也就不可能有像样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词汇量的大小决定了听力水平的高低。另外,我也发现学生大都能“读”懂以前“听”不懂的材料,这说明学生的听力词汇量少于阅读词汇量。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我国学生学习词汇主要是通过读写有意识地学会的,不是在交流中习得的。有相当部分的词汇没有在大脑中建立相应的听觉形象。这就造成了许多材料能看懂却听不懂的现象。“陌生词语”多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把连读和省略形式产生的语音群归入了生词。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语法知识不够扎实,也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语法知识在听力学习中很重要,如果语法知识不扎实,即便能听出简单的一句话,却不懂或错误地理解其含义。对于英语听力中出现的众多复合句,如果分不出主句和从句,不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对整个句子一头雾水。
  4.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欠缺。
  缺乏语言基础知识对听力理解会造成障碍,但是,有时即便是听懂了句子中的每个词,却还是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从而造成听力理解的困惑。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外语国家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了解。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词汇的掌握上,而对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在听力实践中,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造成听力理解上的障碍较为常见。如“white lie”此惯用语如果直译为“白色的谎言”,中国学生或许会猜测为“非常恐怖的谎言”,因为在中文里有“白色恐怖”之说,且白色在汉语中也常与死亡等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而白色在英语国家代表纯洁,含褒义,因此“white lie”指“不会造成伤害的谎言”,即“善意的谎言”。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这势必影响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
  5.没有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够加速学习进程,增强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听力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首先,学生没有养成边听边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由于受汉语的干扰,许多学生习惯于将听懂的内容先逐字逐句地译成汉语,然后用中文思维去理解,再翻译成英文,因而缺乏直接用英语去思维的习惯,也就无法做到一边听一边理解并同时记忆听过的内容,然后将已经听懂的信息联系起来帮助对英语听力原文的理解。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习得文字符号,从书面材料开始,通过视觉既阅读来接收、理解信息,即使是在输入音响信息时,脑子里也觉得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想着文字符号。这样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对文字形式的依赖性,形成了本末倒置的不良习惯。
  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行听力练习时存在着两个误区:“读后听音”和“边听边读”。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听力基础不扎实,往往在听之前会先将听力材料读一遍,然后再听。这样一来,表面上似乎听懂了,但实际上却是读懂的,是完全靠脑子的记忆所理解文章信息的。照这样的方法下去,非但没有帮助反而束缚了听力的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有不少学生习惯在做听力练习时一边看文字材料一边接收语音信息。他们认为,这样听、读同时进行不但不会听不懂,反而可以视觉、听觉同步进行。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同样不能提高听力的水平,反而会导致精力分散,无法专心致志。
  另外,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外也没有养成收听录音、电台播音,收看电视、录像的习惯,因此,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不善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在平时又不加大语言输入,久而久之,听力水平就难以提高。
  6.情感心理因素的困扰。
  学生的心理障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听力教学。人的情感心理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情绪和态度、意志力等因素。虽然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在学生的听力实践中,情感心理因素具体表现为动机、自信及焦虑等三个方面。首先,动机是直接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能够维持和推动学生学习。在英语听力理解中,只有学生存在强烈的听力动机和愿望(如一定要听懂并回答出问题,从而取得高分),才会在听的过程中积极调动自身已有的与英语相关的各种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运用多种认知策略来积极获取信息。其次,自信也是一种内在动力。在英语听力理解中,学生由于缺乏自信、积极的心理状态,遇到语速快、背景噪音强或语音不地道的情况时,便不知所措,因此影响对听力原文的理解。最后,焦虑是一种负面情感,但它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而另一种则是会阻碍学生语言学习的。在英语听力过程中,如果学生一直担心自己能否听懂,能否完成任务等,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心理,进而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影响记忆的效果、反应的速度等,从而不能够完成英语听力学习任务,并且次数多了会更加加剧这种焦虑甚至形成恶性循环,更加影响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我从事高职英语教学多年,深切地感受到高英语基础差,尤其表现在听、说方面,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没有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听说教学没有得到重视,结果学生在听力课上被动地获得信息,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紧张不安、担心被老师提问、怕同学取笑等,长期处于压抑状态,逐渐地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并从心理产生了抵触情绪。结果只能是老师一人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听力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的听力水平很难提高。

  三、解决英语听力教学问题的对策
  基于前述来自“教”和“学”两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可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改进听力教学,从而增强课堂听力教学效果。
  (一)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
  扎实的语言基础是学生进行英语听力理解的前提条件。语言基础主要是指语音、语法、基本词汇、常用句型及口语中的一些习惯表达。刘润清教授在表述词汇量对听说活动的特殊意义时,举例说:“阅读时遇到生词,可以借助于上下文和构词法猜测词义,即使停下来查阅词典,获知词义,也不会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和把握。但是,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生词,如果停下来仔细琢磨则会影响对下面内容的理解。”因此,扩大词汇量对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极为重要。而要想扩大学生的听能词汇量,教师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指导和鼓励学生把所认识的词汇通过大声朗读、口语表达、听力练习、读写练习等多种形式加以综合、巩固,使之成为“声码”,以语流的形式反复撞击耳膜,刺激大脑,给大脑留下深刻印象,进而成为耳熟的词汇。而针对语音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录音机模仿录音来联系辨别发音,纠正错误的发音,熟悉并习惯连贯语流中连续、失去爆破、强弱变化、同化、略读等各种语音变化;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练习掌握各种语法知识,借助语法知识理解句子的含义,说话的语气、感情等。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听一些地道的标准的英文材料,并重视词汇教学,探讨高效、实用的词汇教学方法,教导学生不要单一地背单词,而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记忆,由此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教学中还要注意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型和习惯用法,并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精确地理解不同的时态、语态、句型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只有学生掌握了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才能提高提高听力水平。
  (二)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听英语兴趣。
  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一般未接受过听力训练,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听力课时,自然会感到不知所措。由于听懂的内容很少,便会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越紧张就越听不懂。在一段时间内感觉不到进步时,学生又易产生畏难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所以,面对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教师首先应向学生阐明听力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和渐进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辅以其他教材,选择内容丰富、涵盖广的资料,如播放经典英文歌曲、精彩电影对白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进行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另外,教师要学会发挥个人的人格魅力。亲切温和、口语流利的英语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榜样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实现英语能力的提高。
  (三)选择适当的听力材料。
  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碰到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听什么材料好?”“在哪里能找到合适的听力材料?”他们认为材料太难,会让他们失去兴趣,丧失信心;材料简单,又不利于提高听力水平,长此以往,让他们对材料产生了一定的盲目性。目前,高职的听力教材一般都采用大学英语听力教材,而高职生本身的生源特点及差异决定其对大学英语听力的不适应性。虽然近几年来,出现了不少高职听力教材,形式、内容有较大的改进,但依然不够理想。因此,我们建议学生在选材时要注意:一是难度适中,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难易度适中的材料,可以从短小的对话慢慢过渡到较长的会话、演讲等内容;各种题材的材料可以都涉及练习,这样做学生最初可能感到不适应,但多听几遍后,会有明显的进步。二是录音材料的选择,大多数在听力教学中,都是以教材内容为我们的录音材料,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教材的编纂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很难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其他的录音材料,比如考试模拟试题录音带,它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付考试,还有专题性的录音材料,如VOA,BBC,CRI等广播电视,以及有声电影等。这些内容既有利于培养语感、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也为达到高职高专培养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且有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和工作需求的语言应用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四)听力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1.以“听”为主,兼顾“说”的技能培养。
  我们知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体现的是听说结合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数大学的英语课程中只有听力课,听和说是分离的,学生开口说的机会很少。在听力课上,常常是老师讲解,学生听完课后去做练习。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听力材料创造一定的语境,并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口语训练,满足学生的英语交际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我们通过考察历年来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听力试题,发现大多数的听力试题都是以对话类材料为主,因此,我们在听力教学中一定要将听力和口语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听力教学中,融入口语训练,如通过模仿练习、问答练习、同学之间的对话练习、复述练习、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对话练习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同时,在学生的口语练习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听懂或理解听力材料的障碍,帮助学生解决表达上的困难。
  2.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是指让学生不仅听懂整篇文章的意思,还要听懂每个单词、句子。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多听几遍或将文章分成语段、语句,各个击破,重点是对语句的准确理解,即所谓的“质”。而泛听则只要求抓文章大意,重点是对语篇的大致理解,即所谓的“量”。学生在初步练习听力时,可听一些语速较慢的内容及资料,如VOA里的Special English,力求听懂每个单词及文章大意,针对我们不太敏感的数字等更要多加练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精听。待学生完全适应慢速英语之后,再听中速及正常语速的新闻英语。我们可选择泛听的方式,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抓住要点,大致明白即可。这两种方式可交替使用,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去练习,持之以恒必定能达到快速提高听力的目的。
  3.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并重。
  听力教学中不仅应教授英语语言的系统知识,还应教授语言知识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自由输入、输出的目的。由于历史背景及文化地域的差异,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适当了解其他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母语思维的干扰,尽量直接用英语分析、理解材料的内容,作出正确判断。而这一切的练习除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学科知识交互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差异,扩大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等,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五)让学生掌握听力技巧和策略。
  掌握良好的听力应试技巧是听力理解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听力技巧能增强听的判断力,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尤其是理解技巧的训练。
  1.培养学生预测判断的能力。
  预测是学生对将要听的材料作出判断,这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将要听的材料的首要条件。这个策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听前的预测活动。在听某个材料前,不要拿来就听,而是要根据已知信息尽力预期将要听的内容。它可帮助学生积极地想象、推理和判断,并主动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有助于理解所听的内容。如材料的题目是“At the Restaurant”,首先,在听之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想象着自己也在某一个餐馆里同别人一道吃西餐,先喝点饮料和甜汤,然后吃烧鸡、牛排、三明治,最后又喝咖啡或吃甜点心等,借此想象让学生熟悉内容,并回忆与之相关的词汇。然后,教师可给学生一点时间对题目进行准备,根据已给出的题目,引导学生在题目里找出可用信息,并利用可用信息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

  2.培养学生猜测、判断和联想的能力。
  猜测就是对听过而又一时不理解的语言信号进行合理的推理。由于听到的是一现即逝的、一连串的语流,有的地方含糊不清,有些地方轻微,还有些地方夹杂着许多噪音;同时,说话者的口音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这些都给学生的听力理解带来极大困难,若想把它们都听得清清楚楚是不容易的。因此,运用自己所获的信息进行快速判断和猜测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猜测,进行有效的判断并联想,再通过合理的联想组成连贯的信息。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克服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猜测。猜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读音猜测。英语的读音有升降调、重读、非重读、连读和失去爆破等;这些读音会给学生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学生可以从说话人的读音中猜测到他的性别、态度、情绪甚至职业、年龄等。②根据上下文猜测。这种猜测在填空的时候显得非常有用。英语里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单词很多,如果脱离上下文,单独听词,就算能听出读音,却不知道要选哪一个单词,这时候,如果理解了上下文的内容,学生就可以根据它猜测出合适的单词。
  3.培养学生眼、耳、脑、手协调同步,边听边记的能力。
  在平时听力训练中,要做到边听边记,拼写准确无误的能力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都感觉到在练习过程中有这样的体会:第一,有时只断断续续听出了录音中部分词句,无法前后串联形成完整的语句,其原因是大脑思维无法跟上速度,思维仍停留在前面的语句,听出来,却没有明白意思,没有达到耳脑同步。第二,有的学生能够接受语音信息,但是当根据录音内容选择答案时,常来不及读懂选项,下面的录音又开始了,只好随便选择一个。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速度慢,理解能力差,视觉器官和大脑思维没有协调一致。第三,还有些考生听写能力基本具备,可是在填写答案时,总出现书写不完整、拼写错误等。这主要是因为手脑并用出现的问题,听了记不下来,写时又顾不上听,顾此失彼,听和写两个环节不能同步,影响听力理解正确率的提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建议学生从练习初期开始培养听、读、想、写同步进行,加强对声音信息快速接收,逐渐形成自觉的条件反射,最终建立直接的英语思维;要学会从句子听写入手,逐步过渡到关键信息听写,平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速记的能力,学会使用最简单、最省时、自己最熟悉的符号来记录信息,提高听力的水平。
  四、结语
  总之,英语听力教学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听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复杂的过程,提高听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时间的科学训练和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能、技巧。广大教师必须以听力教学研究的理论为指导,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持之以恒,引导学生多听、多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窦丽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问题及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28,(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刘君涛.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与调试[J].教育与职业,2004,(9).
  [5]刘迎红.浅谈影响大学外语听力教学的因素及提高途径[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5,(6).
  [6]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研究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王艳.大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困难分析[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1,(1).
  [8]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9]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0]吴霞.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53-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