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栋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老师要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充满生动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真正体验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这样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起来呢?
  一、创设情境,提高效率
  在早自习读书时,很多老师都发愁:孩子们都不好好读书,出声的也有气无力,你不知道他读了几遍,更不知道他是不是读进去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检查读书的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读书几遍,然后我找到文中的重点词语,让某个同学迅速找出来在课文哪个地方,并且针对这个词语回答问题,有感情地读出来,如果在几秒之内不能迅速读出来,就站着再好好读一遍,然后让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检查组内读书情况。这样早读的效率就提高了。
  在课上,精简多练,多让学生发言一直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可关键是有些时候学生死气沉沉,就是不发言,让老师干着急,尤其是下午上课,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个别孩子自控力差。这时,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情境,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关尹子教射》这篇文言文,学生感觉很没意思,于是我就改为《刘老师教学》。学生一听,顿时一阵笑声,精神来了。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一次,我让同学们把无精打采的状况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同学们说:“心花怒放,喜笑颜开……”我说:“哪里有什么高兴的成分?不符合现实!”同学们说:“愁眉苦脸,垂头丧气……”每说一个,都会哈哈大笑,无形之中,积累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当然,只用这一个办法,肯定是不行的,还可以出些脑筋急转弯活跃一下;太累了,让学生们听听流行歌曲;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讲个小笑话,等等。这些都可以调节气氛,孩子们的精神马上就可以提起来,课堂上气氛也会活跃,一举两得幽默的语言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觉课堂其实就是他们活动的天地,他们才是主宰课堂的主人。
  二、要有情趣
  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情感和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只会带来疲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大胆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加工教材,让音乐、舞蹈、艺术走进课堂。一段或舒缓或激昂的音乐,一首或朦胧或澎湃的小诗,一幅或寓意深远或包含历史的美术作品,都可以拨动心灵的琴弦,促进思维的升华,达到培养学生品质与高尚情操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变苦学为乐学,例如在讲《蒙娜丽莎之约》这一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己看这幅名画,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这是名画,你认为它的艺术魅力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学生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三、抓住时机,捕捉生活,及时指导学生写作
  尽管生活多姿多彩,但学生缺乏搜寻材料的本领。因此,教师应该寻找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将感触与生活记录下来。
  有一次语文课上,窗外突然雪花纷飞,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喊道:“下雪了!”听到学生的喊声,我刚想发火,可看到学生一张张脸上兴奋的表情,我感悟到同学们被大自然突发的情境所打动,这正是观察生活、练习写作的好时机,于是我高兴地说:“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迎接今年的第一场雪,好吗?”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地涌向操场,我趁机引导他们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用全身去感觉第一场雪,并以“雪”为题写一篇描绘雪、感受雪,领悟大自然的文章。快乐的气氛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情感。结果这次作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充满情趣,读了以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我首先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提醒、引导学生捕捉生活。比如学校举行集体性的活动,指导学生围绕这一活动,进行观察与练笔,从活动准备到比赛结束,凡是跟这次比赛有关的见闻、感想,都列入观察与练笔的范围。不断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就能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写起作文来就有内容可写。
  四、培养学生特定单元主题的兴趣和理解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一定主题编排的,同一单元内的几篇文章或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或在形式上有相通之处。教材中的每一单元,其内容都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将学生的学放在首位。走出以往教学方法“视野狭窄”的误区,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从更高的层次来看,视野开阔的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师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体现新课程“教学取向”的关键。
  五、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六、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学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七、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此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教师要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境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