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世娟
一、问题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倡导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张扬,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理念。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且是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二、案例描述
《台阶》是八年级的一篇意蕴丰富的自读课文。
文章讲述了一位朴实的农民父亲,总觉自家房屋的台阶低,于是立下宏愿,也要修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经过漫长的准备,父亲铢积寸累,辛苦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九级台阶的新屋。但父亲为此人衰老了、身体垮了,他在高兴的同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父亲以身体为代价,花费大半辈子的心血修造九级台阶,值吗?他“如有所失”什么?
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各种教参一直未能脱离这样的窠臼:小说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极端落后状况的心声,回荡着时代召唤的主旋律(见《教师教学用书》)。但只要细读全文,便不难看出,作者所要传达的东西远超教参本身。
把一篇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文章简单解读,这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漠视和践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本篇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父亲的形象”。
为此,我特意设计了三个开放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有着开放性的解读。
父亲是怎样的人?
当我讲到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时,许多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有长远的生活目标,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不怕千辛万苦,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
……
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踌躇地说:“我认为,父亲有些虚荣、好面子,就好像父母总希望我们考名校,总把我们拿去跟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一样。”
其余学生听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回答,有些惊讶,有些疑惑,当然更有一些同学在等待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批评,还是赞许?
我认同地点点头,说:“刚才这位同学,对问题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一些同学得到了鼓舞,纷纷发表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课堂的气氛空前活跃,回答问题的热情被点燃。
于是,我又抛出一个更富有争议的话题。
父亲的辛苦值吗?
“父亲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新屋造好了,人老了,身体也垮了,你觉得父亲这样值吗?”
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值得,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值得,他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这样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改变不被重视的命运。”
……
很多同学给予了农民父亲很高的赞誉,这与这篇文章的主旋律是很相符合的。
一位男生振振有词地说:“我觉得不值得,他用尽了自己一生的辛苦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另外一个男生也认为:“我也认为不值得,父亲的精神固然值得学习,但是为了一个虚空的面子工程,耗尽一生,确实得不偿失。”
其他同学也纷纷响应:“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失去青春,还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享受得到的快乐,确实不值。”
学生能联系现实,融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体验,令我倍感欣慰。于是抛出第三个问题:
文中的父亲,尽管梦想很渺小,但他为之终生奋斗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那你们的父亲呢?请拿出你父亲年轻时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放在投影机上比照,谈谈父亲有什么变化?
刚才还口口声声说“父亲不值得”的同学走上讲台,满脸动容地说:“这张是爸爸年轻时弹吉他的照片,爸爸那时很帅;这张是爸爸现在的照片,比以前要老了很多,头发都已经有点秃了。我知道他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操劳的。”
主张“不值得”的另一位同学也激动地说:“我昨天去找照片的时候,才发现爸爸以前比现在年轻多了,他现在有些老了,我还经常不听他的话,气他,我现在很后悔。”
教室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我顺势深情地说:“也许,我们的父亲很卑微,但他们却用一生的时间,为儿女盖一座漂亮的新房(《父亲》音乐响起)。也许,他们的追求不够精彩,不够耀眼,但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执著、拼命实干的精神,恰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屈的灵魂。让我们真诚地说一声:‘感谢父亲’!”
这节课,在师生的掌声和《父亲》的音乐声中结束。
三、案例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体会也会不同。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独特的体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是无论学生说什么,教师就一概面目慈善地给予廉价的赞赏,而放弃引导、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貌似“尊重”的做法,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会产生达到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2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