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伟
摘 要: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而言,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巧妙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互补兼容,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误区 情感教育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启发、激趣、组织学生,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灵活运用,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下面几种误区。
1.流于形式的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合作性学习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抛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讨论声响成一片。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讨论声戛然而止。真正展示讨论结果的往往只是少数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同学则是“看客”。真正有价值的小组讨论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差异,合理搭配,明确分工,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布置的讨论题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讲究讨论的价值。同时,对准确的、有创见的发言要及时表扬激励,对有明显偏差的观点要及时点拨纠正,既要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又要防止无原则的肯定。
2.喧宾夺主的讲解。
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不分讲读与自读的区别,苦心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亦步亦趋。浅层次的问题尚可以启发解决,较难的问题就只能是老师越俎代庖了。主体作用发挥不了,就只能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喧宾夺主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教学的目的演变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自然成了被填的鸭子,成了知识的容器。
3.枯燥无味的练习。
阅读题本来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诊断和测试的手段,现在却演变成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舍弃了对文本的阅读,舍弃了学生的广泛阅读与积累感悟,阅读训练纯粹成了技术性的训练,阅读就是为了答题,答题就是阅读训练,这种训练完全剥夺了学生阅读原本的趣味与快乐,使本来充满魅力与情味的阅读变得枯燥无味。以这种训练代替自然的阅读,以技法训练代替作为根本的文本阅读训练,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是违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的语文素养的。
二、把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个体才会优先倾向于这个事物,才能力求认识、研究和掌握这个事物。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激活阅读兴趣,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由此及彼”运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潜能,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以知识、能力,而是培养时代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初中阶段的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些需要教师的正确诱导和鼓励。把思想品德教育融进阅读教学中,是当前教改的一大趋势。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激励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但“乐学”,而且“会学”,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激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的内动力。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富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了本文的主题之后,我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果你遇到了汤姆的遭际,你会采取什么行动?”先让学生在小组发言,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最后我总结:“我们学生也处在叛逆期间,也许会有过激的反应,但是要记住父母是爱你们的,你们要热爱自己的生命,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勇敢地面对一切。”这样,利用课文教材“情”与“美”的特点,激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惑,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3.指导学生阅读创新,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边读边想,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三、结语
总之,教师应巧妙地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即尽可能创造优美抒情或感人动情的气氛,并恰当地使用鼓励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形成独特的阅读能力和技巧,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樊华强.语文阅读策略教学探微[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2]刘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J].温州大学学报,200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