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宓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各地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不一致,在具体应用上也出现了许多误区。我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总结了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几点失误,并提出了几点看法和体验,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予以指点。
  一、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
  我听过一节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课前学生已备好了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剪刀和三角形纸板数张。老师引导学生经过猜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验证结论。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非常高。只见学生在剪剪、画画、拼拼,好像非要弄一个明白不可。一切进行得井然有序,但一会儿问题就出来了,仅仅过了5分钟时间,老师便示意学生停止了验证、探索,接着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上的拼剪方法验证。
  这本应是一节非常好的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操作、亲身体验的实验课题,但我们看到了不应该出现的怪现象。
  (1)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老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很明显,合作并没有结束,学生仍然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但老师的教学观并没有解放,要说合作也是在传统教学观念覆盖下的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5分钟,显然这是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反而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刚刚体会到自主、合作学习的成功感便被熄灭了。
  (2)没有学生合作后的汇报和组际间的交流,没有学生的成果展示,而是老师先入为主,依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试想,这样的教学,先前的合作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很明显,这样的合作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有“追星”之嫌,追求一种形式上的表面合作,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形式合作。目前,数学课堂上像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依旧存在,要么像本案例那样,合作只是走过场,一会儿就盲目、草率收兵;要么合作学习之后不进行组际交流,似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关系不大,有脱节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一种依赖性,不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合作学习趋于泛滥化
  我有一次听了一节五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老师共组织合作学习次数4次,占用时间近30分钟(课堂为45分钟)。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如果像刚才这节课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悟自练,就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类似这样的课堂还有不少,有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连简单的解方程:2x+6=17的过程也要通过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有些课题不需要合作学习学生就能自己弄明白,就能独立完成该课题的学习。
  3.合作学习趋于自由化
  在一次课堂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老师的话刚出口,只听“叭”的一声,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同学们七嘴八舌,开始讨论,既无明确的分工,又没有明确的主题。这样的合作学习无组织、无计划,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有的小组里你说他也在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严密、谁的思维缺乏条理性,教室里一片嘈杂声;有的小组里张三怎样说,李四就怎样说,人云亦云;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沾不上边,或者自己玩自己的,似乎讨论与己无关;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参加讨论,借机说闲话。同时,这种自由化现象也表现在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若无其事地东瞧西看,或忙于在各小组之间巡视、赶场,但很难看见教师参与合作与引导,悬浮于表,未能真正发挥指导者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
  针对以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端正其态度,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以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1.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把握好合作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给足学生在探讨时可能需要的时间,不可过多,不可过少,过多浪费时间,少了则是一种表象,流于形式。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在组际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跳出教案的框框,切忌因担心这节课教学任务完不成,影响进度教学计划而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
  3.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把握好合作的契机和合作的内容,对于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验、完成。不要让有意义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负担,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障碍。
  4.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实力均衡,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要发挥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集体智慧。
  5.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由于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崛起的新生事物,在合作学习环境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合作前要让学生明确合作的任务、目标,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指导(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合作中不仅要参与合作与学生共同探讨,而且对于合作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及时发现和及时补漏、有的放矢。在合作之后学生汇报时,要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避免虎头蛇尾的现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6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