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的视野建构课程内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秋芳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建构园本课程是一个重要课题。作者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园本课程的实践活动,认为一要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生成建构课程内容;二要开发社区合作资源,生成建构课程内容;三要结合幼儿兴趣资源,生成建构课程内容;四要挖掘家长特色资源,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关键词: 幼儿园 生成建构 课程内容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各地幼儿园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园本课程,《纲要》在教育内容和要求部分也给了教师设计课程内容的权力空间,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开放性的生成课程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以幼儿兴趣、经验、需要和发展为主线,注重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抓住本地富有特色的文化、自然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园本课程的实践活动,真正让幼儿的身心在和谐的教育中健康发展。
一、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千灯是个水乡古镇,有着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精神、秦峰古塔、古石街、古石拱桥、少卿自然景区……都蕴藏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如何使这些本土成为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资源呢?经过分析,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四大探究问题:1.人文历史类(建镇史、古镇环境地理、历史典故、名人名言);2.建筑类(秦峰古塔、古石街、古石拱桥、祠堂庭院、少卿自然景区);3.民俗风情类(各类小吃、各种服饰、各种礼节);4.艺术类(顺口溜、民间小调、秦峰书院、民间工艺)。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在与幼儿互动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生成一系列主题活动内容,并根据活动性质、活动类型建构相应的主题网络。如有关建筑类的主题按建筑年代、建造背景、材料、造型、用途等展开;有关艺术类的则按起源、分布、种类等线索展开;有关风俗类的则按节日、人的活动、标志等线索展开。每个主题内容的选择力求是幼儿感受过的或感兴趣的,每个主题的设计力求整合各个学科,激发幼儿主动探索,有效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二、开发社区合作资源,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纲要》强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与社区亲密“对话”。如“重阳节”到了,班里组织幼儿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思考讨论选择什么样的慰问方式,变以往注意幼儿学习的结果为关注幼儿学习的兴趣、情感与体验,关注幼儿种种能力的培养。幼儿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些老人们喜欢的食品;有的说:可以请家长帮忙联系免费车子,带老人们出去旅游一次;有的说:写慰问信,寄些鲜花给老人;有的说,最好的慰问办法是表演一些节目给老人看,让他们开心地笑一笑。根据孩子们的这些倡议,教师把幼儿分成四组,采用幼儿自己说的四种方法,老师协助他们做好慰问前的准备。结果四种方法使孩子们经历了四种不同的体验:初步了解了老人喜欢什么样的食物;乘免费车需要有人肯帮助“联系”才行;初步了解到了写信、寄信的基本程序;尝试合作活动,体验到大胆表达的快乐。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慰问活动,但幼儿学会了关心、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解决问题,锻炼了各种能力,更增进了社区之间的亲情。
三、结合幼儿兴趣资源,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建构应以幼儿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面向幼儿的整个生活世界,开放到所有对幼儿有意义及感兴趣的内容。如我们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生成了“中国功夫”主题,以幼儿喜爱的“中国功夫”为切入口,生成“谈武术、看武术、寻武术、练武术和编武术”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武术的来源、武术的精神、种类、发展等,初步感受到中华武术刚柔并济的魅力,体验到做中国人的骄傲。同时,也使幼儿树立正确的武术观念,知道中国武术自古以来都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争强好胜。由于主题活动注重幼儿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因而深受幼儿的喜爱。
我园大班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时,发现有些幼儿每天都在相互炫耀自己的书包:“我的书包最漂亮”“我的书包是米奇的……”于是设计了“书包的用处”活动,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记录自己的书是怎么样的?它们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你还想增加什么用途?你还想做怎样的改变?通过观察记录思考和交流,幼儿从关注书包品牌和书包外型到关注书包功用和设计发明新书包上。随着课题的开展,幼儿不断求知的需要得到满足。
四、挖掘家长特色资源,生成建构课程内容
《纲要》告诉我们,主题活动的产生可以是幼儿自发生成的,也可以是师生或家园共同建构的。为此,我们重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根据家长的不同职业、不同阅历,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如有位小朋友的爸爸是个消防队员,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些消防知识。在他与幼儿一系列的互动活动中,我们生成了《火》这个主题。于是围绕“火”的起源、“火”的用途、“火”的危害、“火”的防范及一些自救措施等建立了主题网络,在层层探索活动中让幼儿获取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行为技能。我们还注意从家长的生活经挖掘隐性的教育资源,请点心店的家长来教孩子做点心,使幼儿在参与操作和实践过程中自发地生成《面粉》这个课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兴趣盎然地开展了对“面粉”的研究活动,在获取大量“面粉”感性认识和理性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情感。
总之,本着《纲要》的精神,教师要以开放的视野,积极利用多元化教育资源,生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但能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增强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