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荷塘月色》之情景交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文玲

  摘 要: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游荷塘所见之景都透视、沾染了作者的情感,作者的心情也随所见之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情与景是交融在一起的,较为突出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 情景交融 《荷塘月色》 月下荷塘 塘上月色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观点,而抒情散文更是如此,“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异”。《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散文名篇,文章的情感表达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本文将对《荷塘月色》一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文章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奠定了基本的抒情基调。一个“颇”字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作者内心不宁静已有一段时间了,只是这几天程度更深了。“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一推测、猜想突出了今晚作者想到荷塘一看的急切心情。今晚是满月,月光的清辉洒下,让自己的心集中在对美景的欣赏上,内心也许会宁静些,这就为作者到荷塘去排遣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找到了一个出口,由此也告诉我们作者想去寻找一片安静的地方。
  作者出家门,需要经过一条小径才能到荷塘。“曲折的小煤屑路”,说明一般人是不喜欢来的;这是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突出环境的偏僻、寂静,这也是作者心情的流露。一个人心情稍微能平静一些恐怕也不会在晚上到这样“幽僻”的环境中来,更突出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正是心中不宁静造成自己对外界环境的感受与常人不同。接下来对荷塘周围环境进行描写,许多蓊蓊郁郁的树,我们知道树越多、越茂盛,到了晚上树影越大而且会遮挡视线、越发让人害怕,让人感到心情压抑,常人更愿意走在宽阔的大路上。接下来写“杨柳”,我们可以想象柳条儿是稀稀疏疏的,月光可以透过柳条儿的缝隙洒下,这便与“蓊蓊郁郁”的树形成一种对比,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让人感到些微的轻松,可能作者内心的不宁静也稍微减轻了一些。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路,本来是有些怕人的,可作者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淡淡的月光给人柔和、静美的感觉,不像强烈、耀眼的月光让人心情愉快,透过作者所写之景,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刚出家门走在小煤屑路上的心情仍然是不宁静的,还有一些哀愁,作者却写得非常淡,我们姑且把这种心境称为“淡淡的哀愁”。作者笔下的每一种景都沾染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同时,不同的景又使得作者的心理感受有所变化,情与景是不可分开的。
  作者来到荷塘,对月下荷塘及塘上月色进行了重点描写,这也是本文最为集中的写景部分,作者在苍茫的月下,享受无边的荷香月色,也是在赏宁静。
  首先看月下荷塘。作者按照由荷叶到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的顺序对月下荷塘之景进行了工笔细描。站在荷塘岸边,满眼都是密密相连的碧绿的荷叶,荷叶像舞者的裙子一样舒展成一个平面,给人以动态美;零星的荷花在作者眼里有了人的姿态和神韵,柔美,羞涩,清新脱俗,纤尘不染;随微风飘来的荷香似有若无,飘飘渺渺……其次看塘上月色。月光如泻,再加上荷塘里浮起的薄雾,二者使得“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有一种清新之美;“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有一种朦胧之美,给人以神秘感。淡淡的月光下,人可以舒服地酣眠,也可以享受到别有风味的小睡时光。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给人以素淡朦胧、宁静淡雅之感。看到这样的景,作者暂时忘却了内心的忧愁,姑且欣赏大自然带给他内心的那份宁静。此时作者的心情应该是喜悦的,可这种喜悦又不是大喊大叫式的,同样笼罩了一层朦胧的月光,喜悦也是淡淡的。接下来,月下灌木落下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给作者的感觉是不舒服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如同画在荷叶上,月光与树影相映和谐,疏朗、和谐之景当然能带给人宁静的心境;“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作者眼中的路灯光也是没精打采的,这些都会打破作者内心暂得的宁静。“以我眼观物,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不同的心情、相异的心境之下所感受的事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可见,任何一种情绪都不能持续很久,作者的心情也是时好时坏,情感是变化的。情影响人对景的感受,景也同样触动人不同的心弦。
  作者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不觉回到自己的门前,家就是一个现实,此时作者的心情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是“宁静”还是“不宁静”,应是介于“宁静”与“不宁静”之间的,我们姑且称为“出宁静”吧。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中,荷塘月色之景与作者之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在这篇文章当中体现得相当突出。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高中课程标准语文2(必修)新教材新学案.人民教育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7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