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有效数学课堂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美玲

  在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某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短时间内赶进度,课堂上拼命讲,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而不顾学生感受和接受能力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结果是老师累得半死,学生不知所云,教学效益低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已迫在眉睫。我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兴趣低下,表现出畏难情绪,甚至对后续学习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情境,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克服各种困难,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比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最好让学生充分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无须过多的讲解和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也能圆满掌握。具体来说,一是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或小组合作,自主发现某些规律和性质,进而分析、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观点;二是要帮助他们将发现的规律和性质进一步提炼,抽象概括为数学知识,并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努力探寻其中蕴含的规律,再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的表述可能仍然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可能是零散的而不是完整的,可能是存在漏洞的而不是严谨规范的,这时我再适当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将其结论符号化、数学化。然后我适当拓展,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类似性质的函数和图像,让学生归纳总结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以及它们的解析式和图像之间的关系。即使有些学生能力较差,不能独立完成,我也尽量不去讲解,而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让学生教学生,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比较接近,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此外,在进行一些运算法则的教学时,我也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而是把重点放在这些法则的形成过程上。比如:在将抛物线平移得出新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我就不急着将平移规律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自己去发现规律。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动手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循序渐进,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方式
  当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步进行。首先,逐步解决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课后负担过重的问题,逐步解决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其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不讲的尽量不讲,多给学生一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在中学数学的各章节中都穿插和渗透着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转换思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等。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些科学方法,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后我还提倡大家写“教学反思”,通过反思,对自己课上的得失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在后续教学中扬长避短,切实转变观念和方法,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精讲多练,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目前的课堂时间可以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如何珍惜和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寸光阴”,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进行例题教学时,必须精选精练,要对例题的难易程度、结构特征、思维方式等进行全面剖析。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求数量,只求质量。解答过程应尽可能由学生自己表述或板书,再由学生交流讨论或教师加以点评,切不可由教师包办代替。
  积极思考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当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可急功近利,否则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使人人都有信心学好数学。
  四、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是生活现象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概括。因此,有效的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事物,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在无意中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也能顽强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使数学课堂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
  五、鼓励质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有疑而问,就会激发思维,拓展知识面。恰当的提问,不但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而且可以学生激发思维的创造性。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设问和反问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慧。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同时,深刻挖掘所有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数学活动,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努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自主参与的能力。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自主探索同样也离不开小组合作。在学习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提倡合作,搞好小组互助学习
  小班化教学有很多优点,但是不少学校因为师资缺乏或学科不配套,或者生源过多而难以施行小班化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首先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水平接近、相互能够接受的同学编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层次都不一样,每个小组都提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再通过组内合作,组外竞争,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但要注意不可使用“田忌赛马”的方法实施小组合作,否则收效甚微。
  总之,我们要通过数学教学来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构建教师引导、学生全体参与的课堂,构建低耗高效、科学合理的课堂,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探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