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君山

  中学的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音乐欣赏,提出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教材编入了很多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在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开阔音乐的视野,发展情商,而且可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激发创造力。我们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欣赏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兴趣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首要任务
  新的课程标准把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这也反映了音乐兴趣的培养在学生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心理学上,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喜爱并主动接近的情绪。当对接触对象有了兴趣,他们便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对其亲近。音乐语言是人类一种美好的语言形式,它是以美妙的乐音、多样的节奏、多彩的和声表达人类深刻的思想和丰富情感的。对这种非语义性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需要音乐教师耐心地鼓励和引导,并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指导形式,通过对古今中外大量音乐作品的欣赏,才能逐步培养起学生对这种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积极主动状态下,轻松地欣赏音乐作品。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兴趣是向往和追求的基础,也是发奋努力的源泉。所以,诱导和激发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兴趣,对他们进一步学好音乐乃至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必须指出的是,在对古今中外大量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了解古代的音乐文明,又要使其了解现代的音乐文化知识;既要引导他们学习和吸收具有异域风情的西方音乐文化,又要引导他们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水平,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弘扬和发展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扩大音乐视野,教师对教材要认真研究,并经常性地将教材进行编排。例如在欣赏《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时,给学生讲述音乐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轶事、个性、经历。再用直观欣赏,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引起学生们的兴趣。通过交响乐在音响效果上的丰富多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使学生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和《欢乐颂》的旋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吸引力,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通过音乐欣赏学习形成积极进取、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从而大大地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更新观念是搞好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放音乐,学生听,长期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得到落实。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参差不齐,过于依赖课本和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式陈旧,加之师道尊严,师生之间缺乏和谐的合作意识,学生不敢发表意见,始终抱有一种畏惧心理,也不敢尽情地表现自己,课堂上总是充满压抑沉闷的气氛,这样学生思维就呆板,思路狭窄,更谈不上激发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老师辛辛苦苦地组织课堂教学却收效甚微。
  要搞好音乐欣赏教学,培养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一定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互帮互学、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在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相似联想、再造想象、创作想象,并各抒己见,畅谈感受,培养和发展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走进音乐,对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能实现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最终完善自我。
  三、创设优美的课堂情境是搞好音乐欣赏教学的保证
  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编入了很多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很多作品都渗透了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内容,否则学生就会感觉乏味,会影响学习兴趣,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呢?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生动、逼真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活泼,故事性、可读性强的语言,并借助音乐的感召力,使学生有目的地听,调动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教师还应创造教学意境,使景深含于情中,震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音乐欣赏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起学生与音乐欣赏课之间的情感,发挥音乐欣赏的强烈感染力。如:高中音乐欣赏《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在传说中已被当作一种时代的悲剧和对落后的封建社会体制的控诉范本,已经超出了个人情感的范畴。作品的内容复杂,意义深刻,单纯用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较难把握。可让学生去讨论、去说、去想,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作品,理解作品,领会作品的意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梁祝》的片段,当学生看到山伯思念过度,终究呕血而亡,英台得知后痛哭不已,婚嫁当天,英台哭坟后殉情,化蝶与梁山伯相依相随的画面时,他们的情绪会随着音乐和画面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曲、说曲,在交流、碰撞中达到正确的认识。
  总之,高中的音乐欣赏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就应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向全面地进行,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张敏.论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08:32.
  [2]梁侠宾.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8:34.
  [3]易希平,陈文佩.从心理学角度谈培养音乐兴趣[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