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验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侠
摘 要: 教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发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本文从化学实验教学的常见问题出发,从改进实验,注重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以及加强化学与生活联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等方面总结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实验改革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只有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加高效地学习。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化学老师都采取多做实验的方法,刚开始学生还兴趣盎然,可时间长了部分同学原先浓厚的实验兴趣冷淡下来,甚至丧失了学习化学的毅力与恒心。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主要是这几个方面:1.重复的演示实验,使学生丧失了观察的兴趣,2.验证性的实验,毫无悬念;3.实验远离生活,学生不能学以致用;4.实验教学老套守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以上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改革,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一、使演示实验游戏化、魔术化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演示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猜测能力、推理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增加学生所学知识的兴趣,且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要求,还能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化学演示实验原本就是在化学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爱,是化学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化学教学中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说服力,调节课堂气氛的法宝。但有些化学演示实验在教材中重复出现,使学生对此丧失了新鲜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方面多动脑筋,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魔术或游戏,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穿插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那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变枯燥学习为快乐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因教师的改革和创新而深受启发,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过氧化钠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口吹火”的实验。用一小团脱脂棉包裹住一定量的过氧化钠,放在石棉网上,请一位同学上来对着它吹气,一会儿就会看到包裹着药品的脱脂棉燃烧起来。让学生猜测其中的奥妙,最后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学生就会在快乐的探索中获取知识。
二、重视实验设计,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刚刚接触到奇妙化学世界的学生异常惊喜,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亲自尝试,但因与部分教师循规蹈矩的要求格格不入而常遭指责。有些老师不注重引导学生的实验的设计过程,为的只是避免麻烦或腾出更多时间完成其它教学工作,实验也多为照方抓药,依葫芦画瓢,走走形式而已。殊不知这种不科学的教育行为很可能成为扼杀学生学习兴趣的起因。
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始终无法摆脱“教师演示―教师归纳”的公式化进程,学生对一晃而过的操作细节和现实无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克服这种弊端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注重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进行氯气性质的教学中,可以先讨论研究一般物质的方法与程序,首先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在预测物质的性质前首先对物质进行分类,氯气可以分到非金属一类,根据非金属的一般性质预测氯气可能的性质,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再让学生进一步分析研究。学生在不断的实验研究中,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体验到成就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在课前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所用仪器、药品操作等),必须动脑去积极思考,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对所提方案进行优化、比较,指出优缺点,确定出几组合理、可行的方案。每组同学可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并相互纠正操作错误。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又“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充分培养他们的化学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课程设置上还专门设置了“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
多数教师的教学偏重概念与知识的落实,而往往忽视了联系实际。如果平日多关注与化学教学有关的生活资料,留心从网络、书刊、报纸等处收集化学与生活科技发展的相关信息,再渗透到教学中,化学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涨。如硝酸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真金与黄铜,因为真金不与硝酸反应;菠菜吃起来有涩味,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它可与我们体内的钙质合成草酸钙,吃前用开水烫一下,可除去部分草酸;劣质美白产品含有大量的铅,经常涂抹会与皮肤表面的含硫化合物生成黑色的硫化铅,留下难看的斑点;在锅底表面涂上一层四氟乙烯,利用它的非黏性就制成了不粘锅,等等。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认识化学在促进人在健康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会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知道或提早知道别人所不知的,无形中让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会愈来愈强烈。就地取材的家庭小实验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之有用的特点。学生收集并测量当地雨水pH值,可以分析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的情况;制作不同材料的实物标本,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灼烧区分羊毛织物与化学纤维织物,等等。这些会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化学世界无比奇妙。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活跃第二课堂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的意向和情绪。青少年的兴趣十分广泛,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围。目前多数教师课堂侧重知识的传授,而让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就显不足。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可以为学生的兴趣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在活动中,学生们参与选题的确定、实验的设计、仪器的选择、实验的操作。整个活动中学生又动手又动脑,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动手操作,遇到问题和困难,想办法解决和克服。这样的科技活动实践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而且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与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此外,科技活动是智育的好形式,也是德育的好课堂。通过共同完成一次具体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我们认识到,教育观念的改变与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搞好教育的关键。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多做“有心人”,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