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冉守华
摘 要: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是一种对人的活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管理需要与时俱进,把握机遇,开阔视野,筹划思路。因此在学生管理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 学生管理 成长 生命质量 人活体验 人格养成
学生管理理念上要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爱心铺就成长道路
学校要倡导爱的教育,教师首先应当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在对学生的教学、教育和精神培养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我们要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家”的氛围和“爱”的环境,把关爱留给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用爱心去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正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用爱心去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每位教师都要从转变自己的角色做起,放下架子,做善于倾听、乐于沟通、敢于互动的“学生的学习伙伴”,积极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学会自立,善于合作,勇于探究,敢于质疑。与此同时,开展多种途径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开放课堂,把课堂中发生的可喜变化及时地展示给家长和社会,为学校的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创建和谐关系,关爱学生生命质量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学生坐在教室里,就一定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其实,这种不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尊重客观规律,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只有以生为本,关注生命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生命的尊重,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三、开发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生活体验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地、直接体验地、研究探索地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体现生命关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为学生自立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在活动中让学生学到生活知识,生存技能和生命意义。关注学生的兴趣,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学科课程的根本标志。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主题,可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把选择权交给学生是明智之举。如: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乡的大坪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全国艰苦创业的教育培育基地,旱作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生态循环经济观摩基地,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镇”。学生对新建的村综合办公楼、新修的柏油马路、新建的马铃薯市场十分感兴趣。根据学生的需要,我们设计了“感受大坪新变化”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发现确立小主题,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体现大坪的新变化。有的学生通过参观访问来了解大坪的变化;有的为大坪设计公交线路;有的开展“我为大坪添光彩”的服务活动;有的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伟人、名人在大坪留下的照片、谈话记录来了解大坪的历史;还有的学生从发展的背后,发现了许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采取多种措施,关注学生人格养成
良好品质的养成需要从平常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更需要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下持续不断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养成教育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本文明行为训练的过程,也是学校、家庭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由“他律”到“自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我们必须贯彻“以生为本”的重要思想,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要求和特点,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的方式和参与形式,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内化道德要求。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际,可编印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拍摄《做文明学生》等录像片和校本教材配套电子系列教材,开设“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同时,编印配套的养成教育评价手册,通过评价,使学生发现进步,找到不足,明确前进的方向,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域的特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0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