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演绎精彩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亚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有意义的建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所创设的情景中发生认知冲突、发现数学问题,在创造性的思维中培养其学习能力。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下面,我就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他们亲历现实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生学习乐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有兴趣的事才会有愉快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数学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学生的创造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愉悦学生的身心,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深入课堂学习。例如: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时,我受“幸运52”启发,设置了“抽奖游戏”:出示12张动物卡片,背面分别设有一等奖1张,二等奖2张,三等奖3张。如果学生能正确无误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就有机会参加抽奖。游戏开始了,我巧妙地设置了有关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许多问题:“你抽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你现在抽二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随着学生一次次抽奖,数量在不断发生变化,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通过简单的抽奖游戏,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趣味游戏中,把趣味游戏当作课堂教学的调味剂,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知识,在获取新知过程中体验乐趣,在乐趣中求知。
二、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因此,数学课上,教师必须加强操作活动使学生人人动手,思维随之展开,把全体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概念记得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和提取。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我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拼摆成长方体。由于没规定摆成什么样的长方体,因而学生摆成的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可能不一样。摆好后再让学生思考:所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摆成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同学通过操作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摆成什么样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总是长、宽、高的乘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自己操作,自己讨论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充分体现了主体的作用。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无疑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因此,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索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灵之间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协调”,给思维以动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引导学生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之后,再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估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验证这个结论可能会有些困难。这时我用三个问题启发学生:“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哪些角?我们要求的是这些内角的什么?用什么办法把这三个内角合在一起?(配合‘合起来’的手势)”通过以上3个问题,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学生将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来后拼成一个平角;有的学生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拼成了直角;还有学生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探索空间;同时又为学生搭建了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可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拨动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但要注意,创设的问题不能过于深奥,否则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积极思考,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浪费时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交流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24+9”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的加法,因此在教学进位加法中,我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再让学生小组交流,展现自己不同的见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同时也展现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在交流中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1)4+9=13,20+13=33;(2)先把9分成6和3,再24+6=30,30+3=33;(3)先把24的“个位4”分成3和1,再9+1=10,10+23=33;(4)先24+10=34,再34-1=33……学生在交流之后,自己就发现了这类口算的方法。我引导学生发现这类口算的特点,再次提供学生讨论的机会,自主去发现比较好的一种或两种方法,从而优化学生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这类口算的思考思路。这样,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自主探索,我再点拨提示,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五、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起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让“生活”走向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尽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原型,再现生活事实,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提升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实践的能力。例如:在《购物策略》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这几天,小静家附近的3家超市都在促销可口可乐,有的超市直接打9折,有的是‘买4送1’,有的是规定买满25元可以送2瓶。她想买4瓶可口可乐,可是她不知道该在哪家超市买才能得到最大的实惠。你们愿意帮帮她吗?”对此类生活情境,他们充满了强烈的探究学习热情,乐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对比。学生在解决这类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从而产生了对数学的亲切感。
总之,创设有效的情境是提升教学效能的重要、有效的途径。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让数学教学充满情境,充满魅力、灵性,我们的课堂给学生带来的不再是知识的灌输和“题海”大战,而是学生的体会、讨论、钻研、发现和求知的喜悦,让学生在“向导”的指引下,去探索更为广阔的数学空间,进而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数学、喜欢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