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新课程,新教法”的一些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 峰

  摘 要: 实施新课程,转变观念是关键。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就是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理念的提法并非否定过去,而是对过去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创新和丰富,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教师自身等实际因素,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机的“整合”。
  关键词: 七年级数学教学 新课程 转变观念 新教材 新教法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工作了多年,似乎已经习惯了以往的程式化教学方法。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按部就班,最初的那些热情和创造力似乎在一天天地减少。近几年,课程改革从口号变成实际的行动。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曾经陷入茫然与困惑之中,饱尝了拓荒者探索的艰辛。随后我通过改变教学思维和方式,来适应新的要求、新的教学实际。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那些创造力和工作热情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积极地研究新教材、新教法,积极地与同行交流教学改革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了不少经验。我的感受是:教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喜欢学数学了,课堂焕发出了生命活力。下面我谈谈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要实施新课程,转变观念是关键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就是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新理念。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之间积极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些,很不容易。教师需要作出许多尝试,特别是在角色转换上下功夫。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统教学中的权威和中心转向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组织者、引导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更新,为课程标准的实施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要求必须用“新课标、新理念”武装自己,课堂上要呈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的感悟中”所获得的,而不是教师用成人化的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塞给学生,从而有计划、有指向地推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教师的心态决定一切
  在课堂上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参与。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交流也就更为活跃。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教学在教学新的身份。有学者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间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能够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
  三、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注意到自己的态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应该注意到自己一些细小的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从“师道尊严”的习惯性固定思维中走出来,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倾听、交流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多鼓励学生。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通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在教学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四、要对数学课程进行“整合”
  有的老师一提到“新课程”,就认为必须“否定传统教学”、“破旧立新”,其实这样理解是片面的、不正确的。新课程、新理念的提法并非否定过去,而是对过去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创新和丰富,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教材、环境和教师自己等实际因素,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机的“整合”。同时还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数学课程进行“整合”,就要做一名辛苦的“编程师”。让学生机械地反复进行“旧知复习→新知认知→尝试练习→知识梳理→巩固练习→复习训练→评估测试”,陷入大量的习题训练中,这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设计出适合他们各自的不同角色,使之能更投入地参与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还会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更重要的是他们也能用各种方法发现、获取新知识。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课,使“新课程”释放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手,还有学生的心情。
  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切都事半功倍。我觉得,实施新课程、新教法,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一名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够轻松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创设的环境中参与自由交流,主要的原因是他能够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学生。交谈的话题开始可能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学生乐意加入到老师的话题的讨论或自由地另辟话题,并能接纳老师加入他们的新话题。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就很容易达到理想状态。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是互相信任的朋友关系,教师既是良好的导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又是一个耐心的听众,更是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1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