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民办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春雨

  摘 要: 考试活动与人才培养具有双向互动的影响和作用。民办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积极推进课程考试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促进学生精实掌握基础,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程考试 改革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体现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两方面。作为高校主要考试形式和教学过程的重要关键环节,课程考试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鉴别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课程考试的要求
  考试活动与人才培养具有双向互动的影响和作用。考试活动科学与否,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反过来,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也要求考试标准、内容、形式、方法等有所区别。考试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导、激励、督促与调节。当考试的评价内容与方法科学、全面,并与教育目的相一致时,考试引导着教学双方朝着教育目标前进;反之则相反。
  从教育普遍规律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要求与课程考试的基本模式,应与其它普通公办本科高校无根本区别或不同。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具有办学投入来源单一,生源层次偏低,以及师资队伍来源多元、结构多样、流动性大、行政管理人员精干等多方面特点,特别是民办高校主要以市场为重要生存发展条件,因而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并把其作为生命线。这样的现实,给包含课程考试在内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另一个角度看,现有民办本科高校都是属于新建本科院校,事实上均以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理念和发展定位。不同于学术型、研究型教育,应用型教育的最大特点主要是强调对相关知识、能力和思维的创新性运用,把知行两者统一于工作实践中。这也就要求人才培养过程要以实践性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精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不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必须把专业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针对以上特点,民办高校必须基于自身的发展实际、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来设计、组织课程考试,即只有更好地立足课程考试的导向性价值,改革创新课程考试的内容、方式,充分和有效发挥课程考试的评定、选拔、反馈作用,才能更有效地牵引人才培养过程,按照以生为本、以质取胜的基本方向,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二、民办高校课程考试还存在诸多共性和独特问题
  对照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课程考试的要求,审视当今我国民办高校中的课程考核模式,仍普遍保持着公办高校也存在的传统的单一知识评价模式,还较多存在着不严格要求、流于形式的“放水”现象,这明显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民办高校现行课程考核方式加以反思,并对其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更好实现。
  (一)和公办高校同时存在的共性问题。
  主要体现在课程考试内容不尽合理、考试方式较单一、考试时间较集中。
  考试内容多以课堂、教材为中心命题,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测试,很多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成绩合格,从而限制了求异思维、创造创新等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校的课程考核通常分为考查和考试两种类型,考试又多以笔试、闭卷方式进行,这种考核很难检测学生多样性的学习行为与个性化的智能水平,仅以此为依据评价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难免有失公允。
  课程考试时间非常集中,大多数课程只组织期末考试,且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学期末两周内结束,平时很少组织正式的提问或测验,学生学习平时松、考试紧,不能充分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考前突击,甚至铤而走险,考试作弊。
  (二)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独特问题。
  一是考试流于形式现象较多。民办高校多为公办高校兼职教师进行课程授课、出卷命题、审批试卷。同时,限于民办高校自身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机制,特别是学生评教环节对外聘教师的续聘有较大参考意义,以及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大,导致其考前违规或超比例划定考试范围,或是批阅试卷时标准要求极为宽松,直接“放水”,不能有效发挥考试实质职能。
  二是考试导向性、针对性不是很强。一方面,民办高校多是采用高水平公办高校通用的教材,即使学校自己的专职教师授课,也往往因为围绕教材进行命题,导致课程考试试卷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另一方面,一些外聘教师直接将自己在公办学校授课的试卷直接或简单修改后拿到民办高校组织考试,这些都严重脱离了民办高校生源层次偏低的实际,脱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三是存在通过率不高的问题。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每年每学期都会有大量的学生不能通过课程考试,一些学生更有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即使学校组织补考、重修,往往最后仍有比较多的学生还需参加毕业前的积欠考试,尽管其通过率也不是100%。
  三、对民办高校改革创新课程考试的意见和建议
  在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程中,民办高校不仅要十分重视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架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而且要对课程考试的改革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民办高校改革创新课程考试应把握的注意点。
  在改革这一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脱离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办高校的各项制度设计和贯彻落实,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观念。从育才的角度,要注意改革考试的内容、应试环境及考试结果,激发和诱导学生向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进取。考试改革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力性,学校不但要为教师提供考试改革的探索平台,而且要为其提供充足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二是坚持以质取胜,最大可能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要科学组织、充分发挥课程考试这一人才培养过程关键节点的“指挥棒”作用,始终坚持严格要求、有效引领、促进提高的基本定位,把牢课程考试的质量关,不放松、不放水,坚持以质取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降低。同时,还要继续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深化半开卷、开卷、口试、写论文等考试方法改革。
  三是坚持技术推动,加强资源共享,实行教学、管理、考试信息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广泛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考试参考资料,如建立内容丰富的考试题库,有条件的课程还可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实现自动配卷,以进一步提高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水平。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由应付考试转移到注重平时学习上,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大力改革现有传统的、单一的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
  民办高校要建立起以能力考核为主、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常规考试与技能考试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
  一要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注重能力培养。可采用闭卷、半开卷、开卷、口试、小论文、课程设计、文献综述等形式单独或合并进行。考试内容除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外,还应包括运用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融合,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要不断更新考试内容,改革考试手段。考试内容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材的选择。传统的考试是封闭、单一的,这样不能全面考核学生水平,要尝试逐步向开放型考场发展,追求考试方法多样性和考试时间灵活性。新的考试手段不仅考场是开放性的,考试管理、考场设施也是现代化的。
  三要实行分级考试,设计考试量化体系。分级考试主要是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不同难易度的考核,逐渐开拓一条能全面衡量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的新方式。从课堂提问、考勤、学习态度、笔记作业、平时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几个方面系统考虑,设计和实行科学合理的考试量化体系,要使考试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要以多样化、系统化的考试形式促进教学改革,尊重教学规律,全面实现考试功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四要制定合理的考试时间。灵活的考试方式和时间可减轻学生应付考试的压力,调动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和主动求知的意识。
  总之,民办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实际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抛弃旧的考试理念,科学有效地推进课程考试改革,合理地利用考试机制,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促进学生精实掌握基础,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华洁,周金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2]黄伟泷.论高校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改革[J].黑龙江教育,2007,(12).
  [3]徐宇琼.应用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8,(3).
  [4]汪艳丽.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7).
  [5]王轶,陈敏.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湖北招生考试,200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