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曼芬
摘 要: 科学的引导指教师在一开始接手一个班时,就要做好相关的数据分析。教师要通过引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影响接受能力高的学生或互相影响;引导自觉、自学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影响喜欢探讨的学生,几种类型再循环互相影响。
关键词: 师生互动 科学引导 有效性
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成功与否就是体现教师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理解为:
1.学生学得开心,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能用所学解决相关问题;
3.教师能事半功倍地将重点课程完成。
上述三点暂且视为我个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概念诠释,下面对如何达到上述要求进行论述。
一、学生学得开心,课堂气氛活跃,须注重平时对学生科学的引导、合理的训练。
科学的引导指教师在一开始接手一个班时,就作好相关的数据分析,如成绩、家庭教育情况、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形象)、兴趣爱好的倾向、生活中的喜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字体书写的能力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记录,并根据需要列出学生个人的优缺点,进而科学作一些评点及引导方向。如一个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形象)较一般成绩一般,家庭教育情况:父母没有时间陪,而自理能力较强;兴趣爱好的倾向:喜欢做点小手工艺;生活中的喜厌:不太喜欢安静;语言表达能力情况:表达力较强;字体书写的能力:一般。像这样的学生我们平时就要多在课堂上利用他不太喜欢安静、语言表达能力强、字体书写能力一般的优势来为活跃课堂气氛造势,这有利于其他学生的学习,如果经常用太优秀的学生来陪衬和活跃教师的课堂气氛可能不如这样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更能代表中下学生,更能让其他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偏爱。
同时我们也应抛弃以往单一接手后就以成绩来定一个学生,学生的成绩固然能体现其学习能力强的一面,但不能证明他(她)的学习方法也科学。可能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有的接受能力较高,有的在自觉、自学能力方面较突出,有的则通过互相探讨才能接受新知识,从而形成学生层面不同但学习目标一致而学习途径或方法不同的学习模式。但作为教师来说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影响接受能力高的学生或互相影响;引导自觉、自学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影响喜欢探讨的学生,几种类型再循环互相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尤其要以非重点课堂来指导和训练学生上述所说的几点,这样才能让各学生发挥自己所长,互为影响和促进学习。另外,如果平时训练时多能让自觉、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在课上讲解学生心得,再由爱探讨学生加以论证,教师点评及分析与肯定,接着让课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复述所学内容并比较前面同学的见解和分析情况与教师的教授情况,这样通过师生一节课的讲、评、比较,就会让复习型的学生受益多多。
二、让学生能用所学来解决问题,就应做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养成这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
“上等之人,不教而善;中等之人,教而善;下等之人,教而不善”。按心理学分析,人的内心最深处的想法都是好的、有利的,都是喜欢的;不好的、不利的,都设为厌恶的。教育者是凡人,也有此内心不应的无奈的,所以教师最喜欢的应是不教而善的学生,其次则为教而善者,心厌者也无奈者应是教而不善的学生了。大凡前两类尤其第一类我们不用花费多少心血就能轻松有收获,第二类也只花少许力气。第三类虽不至于神台的猫屎――神憎鬼厌的,但足以令绝大部分的教师束手无策,更是常常怨妇般哀叹:“我付出这么多却一无收获。”究其根底是许多教师把他们与第一、二类的学生混为一类了或是无法找到病因与良策,所以达不到“对症下药,治病救人”的效果,那是因为第三类学生缺少了第一、二类学生拥有的优良素质――善于发现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决上述令人头痛的难题,我们必须做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养成这种行为习惯的工作。因为每一个事物在不同角度、不同的人眼里都是不同的,那么收获也就不一样。如爱迪生试验了九十多种的材料,才发现其中的一种材料可用来做灯丝。乐观者对此会说起码这样就知道有九十多种的材料不能用于做灯丝,而悲观的则会说怎么会有九十多种不可用呢?所以不论对哪个学生我们都要鼓励他们善于制造、发现、解决任何一个他们认为是问题的问题,谅解他们在回答出正确答案之前不论做错或回答错了多少个问题,至少要让他们知道和明白前面错误的答案是为了正确答案而来的,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教师做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养成这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就如“授之以渔,不如授之渔”,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积极作用的。
三、教师能事半功倍将重点课程完成,须注重平时保持或养成一贯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应有的思维习惯。
保持或养成一贯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应有的思维习惯,当然不只在课堂上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上。大多教师课前备课一律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设计教学,很少考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他的教学活动中,即使是公开课上的做秀也在课前让学生的口、手、脑袋统一。上述状况事实上很婉转粗暴地蔑视了学生的能力与思维空间。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培养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就要做到课前分析好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的看法与想法,能否有预习,能找出多少个问题,找出来的问题有多少能自己解决,有多少能互通,只有坚持这样,学生才能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就此积极互动学习。并要求他们将不懂、想弄懂的问题一一列出来,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中下类型的学生应该在什么问题上有想法、有困难,以及要提醒他们注意的地方,并做记录,从而以此为中心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来解决,而不是一上讲台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做一遍教育界的“八股文”式教学,接着就提问:“懂了没有啊?”“是不是这样?”“对不对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2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