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教学流程,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鸿斌

  摘 要: 高效课堂是谋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其主要表现为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打造高效课堂重中之重是将教研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流程。总的来说必须做好以下四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和谐氛围,开展合作探究;立足课堂高点,及时精讲点拨;进行有效训练,巩固所学效果。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流程 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课堂模式。要求构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主,轻负担重实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课堂。然而,在传统教学习惯的约束和高考压力的沉重桎梏下,在很多地区和学校,这美好的蓝图无疑成了一纸空文。
  2009年江苏省“五严”禁令,像一声春雷炸响了应试教育铅色的天空。它刚性规定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和统一考试的次数。于是,一些学校乐此不疲的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便立即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它迫使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去思考教学的效率问题。
  我认为,高效课堂是谋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其主要表现为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打造高效课堂重中之重是要将教研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优化教学流程。总的来说,必须做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主学习
  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著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的是20%;说一遍的是70%;动手做一遍(如操作、演练等)的是90%。脑电图观察表明,看和听时大脑只有一个兴奋点,而说和做时都有多个兴奋点。
  因此,打造高效教学首先务必树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改变“先教后学”的传统习惯,确立“先学后教”的正确做法。
  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编制出“预习学案”,提前2天以上把预习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借助知识积累和外部力量,如:参考书、网络等,解决预设问题,完成自学。
  这一环节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位得太低,容易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定位得太高了,又会打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准确定位,才能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将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最终促进自己的发展。
  其次是自主学习问题的设置,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必须选择那些切入角度巧妙的,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可以激发他们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让自主学习不再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刚性作业,而是能吸引他们自愿投身其中的思维的体操。
  如:在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的新授课中,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设置以下的一些活动,让学生“先学”起来。如,结合初中时已教过的《沁园春・雪》,让学生搜索资料,搞清这两首词的创作背景的不同;结合两首词共同的词牌“沁园春”,让学生自学词牌“沁园春”的知识,甚至可以自行填词,作为预习作业上交。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又为下面的正式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营造和谐氛围,开展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应该看学生学了多少。不仅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且要看学生是怎么掌握的。学生通过看书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学生自己不会的问题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学生实在不会的教师最后再加以点拨、引导或讲解。总而言之,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他们去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去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在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教师首先要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的营造,从内在看,就是要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对自主探究有自信。从外在方面看,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话语权,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学习中来。这样,在在充满自信的状态下,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效率便得到了保证,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同学分组学习,小组人数以2至4人为佳。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要关注个性特质。为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可以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
  要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及时、适当的激励,可以调动学生高效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准备。
  再次,要积极开展学后的交流。
  探究之后,学生间交流讲解,让已经学会的教没学会的,通过团结协作来解决问题,这样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最后各小组根据研讨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然后请中等生和后进生分析解题思路或板演,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讲解,如果后进生讲解错误了,再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会使成绩好的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给别人讲明白,那就是真的学会了。
  三、立足课堂高点,及时精讲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就容易造成“一言堂”、“满堂灌”,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丧失,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使课堂变得乏味、低效甚至无效。但如果对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一味地放任自流,不加控制,缺少权威性的评判,就会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又会造成新的一种低效。所以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做到对课堂讨论内容难点的精讲点拨。
  教师的精讲点评要和学生的合作探究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到及时点评,精譬准确。如:龚军军老师在执教《边城》时,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
  师:“沈从文用他的记忆之笔让我们重回到边城的五月黄昏,这样温柔美丽的黄昏翠翠为什么感到薄薄的凄凉而不是幸福?”
  (经过一段时间自主探究,形成三种观点)
  生1:可能由于孤独感,没有人陪她,爷爷要拉船。
  生2:没有人懂她,心思无从诉说,因此感到薄薄凄凉。
  生3:黄昏越美,外界越富有生机,翠翠越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越加孤独。
  (师适时精讲点评)
  师:其实翠翠的这种情绪现代有,在古代有,将来还会有。古代文学里有一个特定的名词,把这种情绪称之为伤春。“良辰美景奈何天”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面对美景却无可奈何的心事,也是翠翠五月黄昏百无聊赖只好胡思乱想的心事;“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杜丽娘对青春年华白白流逝的感叹,也是翠翠五月黄昏攀不住日子的感叹;“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西厢记》里崔莺莺的忧郁,也就是翠翠五月黄昏时薄薄的凄凉。说法不一,本质相同。这就是翠翠莫名凄凉和哭泣的原因。
  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教师也要进行精讲点拨。精讲中尤其注意从思路、规范、规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把个体经验上升为总体规律。并可设置新的情境,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
  四、进行有效训练,巩固所学效果
  学习过程是获取与巩固有关知识技能的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巩固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巩固,发展应在巩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古人提出“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有效训练,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应进行有效的当堂训练,对知识点及时进行反馈与矫正,并通过点评解题,总结方法和规律,来巩固夯实学生的学习效果。
  训练题的设计要做到:①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②训练题设计要围绕三维教学目标;③设计要突出重点、注意疑点;④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可拓展性。
  如:教陆游《卜算子・咏梅》,在结合词作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词创造的丰富意境,体会词中的寓意、作者的感情之后,可以引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作比较分析,以巩固学习效果。可设计以下问题:
  1.毛词和陆词中各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这些意象各有什么意蕴?
  2.毛词中的梅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毛词和陆词最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这样一比较,学生便可以通过“黄昏”“断桥”“风雨”“山花烂漫”“丛中笑”等截然不同的意象,明白两词虽然都写了梅花的不畏严寒、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但陆词中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而毛泽东词里的梅花则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在感情基调上,毛泽东的词积极乐观,充满自信。陆游的词低沉孤高,悲凉凄苦。
  我认为,如果能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语文课将绝不是教师有超脱感、学生有痛苦感的课堂,而是教师有成就感、学生有幸运感、人文的、美丽的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