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燕
摘 要: 运动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与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时,才能主动愉快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材安排上力求百花齐放,在教法手段上力求新颖多变,同时还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恰当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营造快乐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运动兴趣 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并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师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它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鉴于此,本文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层面加以阐述。
一、结合学生特点,挖掘教材内容,调动运动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在身体的形态、机能上,在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上,在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上,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尤其是第二性征出现。男女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了不同的兴趣和选择: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田径、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韵律操、舞蹈、羽毛球等。此外,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的提高,男女生都会对一些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像支撑跳跃、滚翻等,至于竞赛类、娱乐类、游戏类的运动项目在整个中学时代都深受学生喜爱。因此,要想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难易程度、学生的个体差异,深入挖掘教学内容,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强且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项目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教材的选择一切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
二、变换教学形式,体验成功乐趣,培养运动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就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运动的乐趣。
1.运用分层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练习的难度与强度。将学生客观地分成多个层次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尽可能设置相应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上升下降,从而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失败与成功。例如在教授跨越式跳高时,预设不同的高度,使学生在练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随时调整组别。又如在练习耐久跑时将学生按层次分成A、B、C组,学生根据体能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别,这样学生都能在体验成功中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2.运用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教学优势,给予学生充分练习、交流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彼此激励,互相配合,共同提高,既能充分调动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发挥内在潜能,在尝试、失败、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3.运用启发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组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成功。例如在前滚翻教学时,教师演示并启发学生:“方形和圆形物体什么情况下会滚动,哪个更容易滚动?”这样,学生很容易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创设情感环境,体验快乐体育,激发运动兴趣。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学习的过程,又是情感活动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应该说:情感是教学过程中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润滑剂。教师应注意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以一颗真诚的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对老师所教的知识技能产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此外,有意识地利用场地、器材,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情境场面,将教材内容寓于这些活动情境中,也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总之,愉悦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四、适当开展竞赛,享受快乐体育,提高运动兴趣。
体育竞赛是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中学生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荣誉感、表现欲,教师巧设竞赛,便能激发学生的求胜心,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也会大大加强,例如个人与个人比高、比远,小组与小组间的比快、比反应,男生与女生间的比质量、比作风,等等。强强对抗、强弱追逐等练习项目,可让每个学生在“大显身手”的同时,在竞争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参与运动的兴趣。
教师在组织竞赛时,选择的竞赛内容要新颖多样,竞赛的目的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如:在教授篮球“原地运球”时,教师先让学生比控球能力、比运球数量,基本掌握后比花样运球。这样,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运动兴趣也会持续高涨。
此外,教师在组织竞赛时还要合理运用规则,在公平的比赛竞争中,尽量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都能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在竞赛结束时还要及时进行小结和讲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身心愉悦。
五、合理运用评价,营造快乐氛围,保持运动兴趣。
教师正确而适宜地运用表扬、鼓励和提示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能起到调节作用,会使学生产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积极情感反应,从而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当看到的是,中学生毕竟还很稚嫩,在运动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困难,遇到挫折,何况学生的知识能力均存在着差异,自控能力也不一样,要想使学生保持运动兴趣的持久性,教师就需要对他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指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学、会学。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的兴趣”。然而,学习兴趣的获得总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途径,多渠道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运动兴趣,努力打造快乐的体育课堂,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4)
[2]刘桂娟.浅说兴趣与体育教学[J].教苑荟萃,2009,(18).
[3]王凤林.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04).
[4]蓝高健.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J].广东省教师培训,200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