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困惑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昌明

  摘 要: 当今社会,应用写作人才日益受到重视,应用文所承担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应用文的功用也越来越强。但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应用文学作教学效果却很难令人满意,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更令人堪忧。由此,本文作者从教学实际出发,谈谈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困惑及对策。
  关键词: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困惑 对策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我们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技术与网络社会。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信息时代家庭工作的任务是编制电脑程序、写作、远距离监测生产过程。信息时代社会家庭化,作为三项家庭工作任务之一的写作,自然不是文学写作,而是文章写作,特别是应用写作。社会越进步,应用文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重要。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应用写作的教学工作,可是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提升其教学效果一直是困扰着我的一个大问题。下面我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谈一谈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困惑及对策。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惑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地位越来越无足轻重。
  1.许多高职院校尽管开设了应用文写作,但多数专业只把它作为选修课,或者根本不开设此门课程。而且开设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凑数,班级总课时富裕就多安排点,如果课时不够,就少安排甚至不安排。有的即使开课也只是选修,或是考查,所安排的课时也就谈不上满足了,一本400多页、涉及几十个文种的应用写作教材,只安排二三十个课时进行教学,学生又能学到什么?从考试角度去记忆又能掌握多少呢?以我校为例,在2003年的时候因为课程科目少,课时富足,应用文写作就安排每周4课时,现在课时不够,就变成了每周2课时,有的专业课程比较多,干脆就安排成讲座或是考前复习。只有在重庆市教委安排有应用水平测试时,才会加大教学力度,但这也只是为了考分,而不是培养能力。这也就导致学生不够重视此课程的学习。用学生话说,开什么课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试能过关,学完能拿到毕业证就成。
  2.很多学生存在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1]刚入学时,辅导员就跟学生讲各种证书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于是很多学生在校学习时急于获取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证书,至于应用文写作则被抛于一边,在校用的毕业论文等应用文则干脆临时抱佛脚,网上查一查了事。不少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往往从网上下载,然后稍加改动而成,结果常常出现雷同现象,内容、观点相差无几。如此下去,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学生毕业以后如何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如何更好地教好和学习应用文写作课成了各高职院校师生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教材的编写跟不上社会实践的需要,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1.很多应用文写作教材尽管打着新教材的幌子,实际上是出版商从经济利益出发,找了一些高校教师以前出版的教材,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其结果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从我从教近十年的经历来看,所接触到的教材众多,但大部分的编排体例相同,结构相似,而忽略了内容的难易程度,导致整本教材平均笔墨。
  2.很多应用写作教材注重理论的讲解,对理论讲得很多、很杂,对范例分析较少,特别是在相似文种的编写上没有用范例来进行对比分析。编者好像是要尽其所能,将可能涉及到的知识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3]却不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经验,这对高职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十分困难。
  3.教材的编写没有给教师多少选择的空间。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的专业对于应用文写作的需求内容和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机械电子等专业的学生需要的是实验报告、毕业论文、求职信等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种,而旅游酒店管理更多的是需要掌握解说词、演讲稿、毕业论文、求职信、行政公文等文种,但是教材上却是平均用力,什么文种都选用了。而且教材在编写时对每章每节的教学内容及要求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教材的重难点等也作了全面的说明,生怕教师不能完成规定的教学要求。这样一来,教师就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了。
  (三)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很多教师为了把理论很好地教给学生,费尽了心思,想方设法变换花样来讲解,又是讲格式,又是说例子,析范文,但是效果却很差。有的时候老师自己讲课都觉得没什么劲,太过“枯燥乏味”。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很多都觉得只要看书按照上面的格式都可以写出文章来,用得着这样费力地上课吗?可是真要学生自己写,却又问题一大堆,感觉很多文种似曾相识,似是而非,越学越没信心。
  二、解决的对策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要确立应用文写作的学科地位,让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回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学校领导和学生要真正认识到,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绝对不是“豆芽儿科”,应用文写作课是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应用写作的实践中如何体现自己的良好的文化、思想素质,以及如何胜任本职工作的课程,可以说应用文写作课是对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更高层次上的要求。[2]现在有很多资料表明应用文写作能力差已经成了学生就业的绊脚石。因此,学校在教学安排上,一定要转变那种把应用文写作当作“豆芽菜”的观念,真正认识到应用文写作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排课时注意科学合理性,充分安排好应用写作的教学课时,只有教学学时得到保证,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了,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才能更为有效地进行下去。
  (二)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要多下功夫。
  现行选用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文种也偏多,不少文种不要说学生,就是老师也没有机会去实践,比如:命令、议案、指示、决议、公报等。因此在教材选用上,应尽量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有的时候不仅要选用适合高职的,而且要适合该专业的教材,突出教材的针对性。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教师编写适合于本校学生的教材,作为内部刊物进行印发。在教材选用上,一定要注重实用性,特别是要注意对容易混淆的文种,一定要通过多个范文的讲解分析来帮助学生体悟。
  (三)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先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提高认识,打破重理论知识传授或者重实践能力训练的偏执之见,尽快树立起“理论为先导,实践为主体”,知行并重的教学观念。[4]教师教学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采用的“灌注式”教学法,不能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更不能照本宣科,否则只会让学生打开书了然,合上书茫然,越学越糊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从生活的角度,去挖掘案例和材料;学习用学生的思维模式去设计课堂,要尽量少讲、精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练、多写,引导学生在学中写,在写中练,在练中评,力争取得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的教学效果。在教法上,除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之外,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比如讲授请示与报告,通知与通报时就可以从两者的区别上进行对比教学,还可以提供一些病文让学生来指错改错,达到巩固教学的目的。
  当然,教无定法,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一位从事应用文写作的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为更好地教好学生出谋划策,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高原.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应用写作教育与科研的系列思考[J].应用写作,2006,(1).
  [2]洪威雷.应用写作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地位[J].应用写作,2007,(1).
  [3]李白坚.应用文教学的“套餐”训练[J].应用写作,2006(8):40.
  [4]马正平主编.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4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