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教材给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带来的挑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远禄

  国家要繁荣富强,科教必不可少。古今中外科教兴国取得成果的国家不少,其中最显著的是日本。二战后的日本提出“砸锅卖铁也要搞教育”的口号,并付诸行动,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果。我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不知有过多少套施教方案及制度,国人都想让自己聪明起来,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教育效果世人皆知。在教育的改革中,必然会有教材的变革,这给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农村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挑战一:教育理念的改变。
  在应试教育年代,有了高分便有了一切。这让许多学子不顾及自己的能力而唯追高分为首要目标,同样,教师也不管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而只教学生考高分的秘诀。近年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考试除了笔试有还有实际操作和面试等不同的考试形式。在一段时间之后,人们的素质有所提高。如今又提出:既要有素质,又要有应试,只有能力考不了高分不行,只有高分没有能力也不行。全国各地便因地制宜,针对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使教材多种多样。特别是语文,一些地方几年就换一次教材,甚至一年换一次教材,即使不全换,其中的篇目也要改变一二。教材的改变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不能用一套方法来施教。
  新课改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但是,由于现行的“中考”的压力,考试的选拔功能并没有得以淡化,甚至在不断地得以加强。因此在考试制度没有真正改善之前,新课程无疑只是理论的空想。而且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语文教师更是如此。(魏娟.呼唤率性而为的语文教师.孝感教育,2007,(1):7―8)。
  挑战二:教材的侧重点不同。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再华丽的词藻也难以给中学语文披上美丽的外衣。大中城市学校依托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强劲的经济实力,发达的文化基础,完善的媒体支持,先进的教学技术,建立起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系统,全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新课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偏远乡镇的农村中学,因为经济状况相对落后,有限的政府投入只能满足低层次的教学需求。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与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基础上的,对于城市中学来说,以其先天的资源优势,这种模式的建立是完全可行的,但农村中学由于简陋的教学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只能从教材上下工夫。以往的教材在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几个方面基本上是均衡的,几乎没有什么侧重,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大多得平均使力,但又因为老师各自喜好不一样,有的侧重于基础,有的侧重于阅读,有的侧重于写作。教师但凡抓住了基础,再注重阅读和写作的一些训练,学生成绩都不会太差。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材的难易点、考试的侧重点也改变了许多。从教材来看,除原来安排的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外,又增加了综合实践,并改变了一些篇目,从现代教育理念来组织语文书本的结构,随后又增加了一些网络知识,教材也与时俱进。这样一来,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难度更高了,不能靠老一套方法来施教或学习。为了让教师适应万变的教育,我国乃至世界都提出了终身学习制,让教师在学习中推进和适应教育的更新。从考试的侧重来看,以前的均衡状态已被取消,基础知识积累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而阅读占百分之三十左右,综合实践占百分之十左右,写作占百分之四十左右。从这样的比分来看,如果教死书、读死书就会失败,哪怕把书本一字不漏、倒背如流地记下也只能得20分左右。因此,在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方面教师必须找出既能提高学生能力,又能适应考试,并适合于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的方法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在的考试。
  挑战三:教材中个别字的改变。
  在以前一套(指同一出版社出版的同一命题)教材用多年,这一挑战并不存在,然而因不同时期编写教材的人员不同,在教材的改变的同时,有些相同的诗词中有个别字会发生改变。这一改变就会给教师带来挑战。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贵州新印刷厂2000年6月第一次印刷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一书中第30课诗词五首中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在教材第162页处有:“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配套的教材参考书中整体把握对本句内容解说为:“当词人遇雨想避,急忙转过溪头时,转眼就看见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边。”同样的一首词中的两句,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贵州必兴彩印厂2006年5月第一次印刷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第四首教材第72页中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与本书相配的教师用书中课文研讨整体把握对本句内容解说为:“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桥边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仍然在社林旁边。”一个为“头”一个为“桥”,因为有些配套资料还在用以前的版本,同学们在资料书上会发现,就会向教师提出究竟应用哪一个字,是不是教材印刷或是资料印刷出了错?究竟辛弃疾在遇雨时的小溪有没有桥?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如果不向学生解释清楚,学生是不会服的,权威性也会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去查资料证明。同样的还有《暮江吟》中的“露似珍珠月似弓”改为“露似真珠月似弓”,等等。
  面对挑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扎扎实实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的改革潮流中不被冲昏头脑,永远立在潮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5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