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的比较与探究教学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晋芳
一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提出:“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比较探究课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的比较与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比较法教学,求其同寻其异,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思考,在比较中学会学习,在比较中悟破天机。比较探究法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有联系而又有差异的知识进行归类比较,辨析异同,找出联系,把握规律,进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的比较探究,尽管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进行,但总的来说,方法有两种。
1.同中求异,又称求异法。即在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形式或内容中探求其相异之处,研究其特征,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如在教学八年级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我引导学生对两首词作对比,陆游笔下的梅花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笔下的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是写梅花,为什么不同呢?这就要善于运用比较思维的方式。
(1)首先对两个句群进行综合,以理解其意思,学生从中悟出:前者的梅花饱受风雨摧残,冷落孤寂地开放着,无人赏识过问;后者的梅花是一支迎寒怒放、开得俏丽的梅花。
(2)要结合时代背景、人物的思想进行比较:陆游当时正遭到政治的打击排挤,政治上很不得意,他用梅花来比喻自己,抒发悲观消极而又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这与他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思想局限性有关,因而笔下的梅花形象就显得哀怨凄凉。而毛泽东作为一个革命家,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因此笔下的梅花形象就显得积极向上。
2.异中求同,也叫求同法。即在不同语言形式或内容中探求其相同或相似之处,研究其规律,以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能力。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选择了课外文章《变色龙》与它进行比较探究,探究的问题确定后,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得出了研究结论:两文惊人地相似:两位作者都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两文写作时间仅差一年;两篇惊世之作在情节构思上都突出了一个“巧”字;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突出了一个“变”字;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比”字;所写的人物事件都突出了一个“小”字;而表现的主题都突出了一个“大”字。
二
在教材学完复习时可采用比较复读学习,把《春》与《背影》比较,有助于学生领会朱自清散文的风格;把鲁迅的《孔乙己》、《故乡》、《社戏》三篇小说比较,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鲁迅小说的精髓;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比较,有助于学生体悟仕途沉浮是古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际,宦场失意的创痛化作了流传千古的篇章,“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是中国知识分子一贯秉持的作风:《醉翁亭记》以“乐”字贯穿全篇,《小石潭记》也几次提到“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但这里的“乐”,包含着浓浓的压抑和苦涩。面对困境,欧阳修比较洒脱和旷达,他能“乐其乐”、与民同乐,很好地转移自己的情绪;而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就显得更为沉重一些,不过他也不是一味陷于消沉的情绪里不能自拔,在《捕蛇者说》里柳宗元同样表现出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中国古代的优秀知识分子昭显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操守与情怀。诸如此类的比较,不一而足,关键是找比较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寻找比较点的。
选定比较材料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材料,选择最佳可比点。文章之间可比的方面很多,学生面对阅读材料时,思维常混沌模糊,面对诸多的信息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从何比起,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方向。事实上任何两则或两则以上阅读材料,只要具备相关性,就有可比点,捕捉这些可比点,找准切入的最佳角度,是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一环。比较点选择得合适,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围绕一个角度思考。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确定可比点呢?一般通过下面四步完成。
1.精读。比较阅读的关键是比较,但它必须以精读分析为基础。对于“精读”,朱熹曾有精辟的论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深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可见精读是一种精心细致、逐字逐句的钻研品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中提取信息的读,是一种究其内在精髓,全面掌握内容,深入理解特点,融会贯通,经过操作使其内化的读。阅读时要精神饱满,心神专一,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而在比较阅读时,只有学生通过对比较的文本进行精细的阅读,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才能在众多的信息中寻找最佳可比点,确定比较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在对文本比较中探寻其内在的规律。
2.疑问。疑,思之始,学之端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质疑可以说是学生感悟文本的结果,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和见解的一种形式,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比较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对比较的文本处处生疑,步步质疑,不仅要问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而且要思考文章有哪些方面可进行比较,有何异同,为什么有此异同,……层层追问下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加深了,对文本各自的特征也更明了了。
3.筛选。比较点的选择体现着比较的意图,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是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它主要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对象来筛选确定。在比较材料之间可比的方面很多,面对诸多的信息,教师要让学生以“研”的姿态去审视,要引导学生在精读文本、层层质疑的基础上透过语言文字挖掘最能体现教学目的、最能深入挖掘文本、最有探究价值的比较点。
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好奇,求知,爱好”的过程,比较探究法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程序,以求同、求异揭示某种新的知识,使学生感到好奇,并逐步完成求知和培养爱好。比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如果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能乐于比较,善于比较,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善于比较探究就能理解得深,记得牢,用得活,相反就会理解得肤浅,记忆模糊,运用死板。所以,教师认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探究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学习,乐于发展,积极探索,全面掌握,学以致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