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元敏
摘要: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其次,还表现在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加强当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包括:更新教师观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教育研究等。
关键词: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重视。
1.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学习方面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职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在初中阶段成绩较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厌学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稍好的学生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可以说“厌学心理”在中职学生中已经有一定的普遍性。他们精神萎靡不振,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效率不高,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2)人际关系方面
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生永远的课题。中职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有一定的社会实践,他们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会生活,学会在复杂的社会当中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因此我们更要教给他们表达的艺术、倾听的艺术、婉拒的艺术、道歉的艺术,还有交涉和批评的艺术等。中职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与老师的关系不和谐而产生对抗心理。在中学时期,老师仍然是学生心目中的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护。如果老师对学生缺乏理解,缺乏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就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影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尤其是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孩子,他们在家庭中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更渴望在学校能感受到这样一份温暖、这样一份爱,在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就会产生叛逆心理。
②同学间的关系不够融洽。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同学之间因此缺少了交流和沟通。如果老师疏于引导,同学之间就会产生隔膜,缺乏应有的同学之情。
③与父母的关系不够亲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代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而传统专制型的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必要的、正常的沟通,因此造成这种家庭中的学生性格孤僻、专横。另外加上“单亲”家庭等问题的存在,使他们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或制造了痛苦,会因此憎恨父母、家庭。
父母和老师都应该要清醒地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对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因为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情感依恋中心正在从父母转向同龄人之间的友谊。而父母觉得孩子进入中学后变了,和孩子沟通有困难了,这是因为孩子长大往前走,而你却留在原地。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理都明显增强,再用过去那一套关心小孩子的方法,已经远远不够。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容易与父母发生摩擦,尤其是有的父母已经让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比如孩子第一,父母其后的说法;比如孩子学习唯一唯大的做法,等等。父母这些片面认识,给孩子带来不正常的人际交往环境,他们会觉得别人都应该为我着想,一遇到挫折就会特别失落,严重的还会产生忧虑、恐惧、孤独、压抑等强烈的消极情绪。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开放自我、主动交往。要想赢得别人的友谊,就必须在人际互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样才有助于走入社会后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青春期方面
①自卑情绪严重。青少年正处于由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过渡的阶段,认知特点是天真、浪漫、理想化的成分多,现实性的成分少,正如“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旦将他们的主观想象放到社会实践中检验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理想是如此的脆弱。天真想象的破灭,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有自卑倾向的人就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使自卑的心理深入内心。导致中学生形成自卑的直接因素有:成绩落后、交往受挫、生理原因、家庭背景等因素。
②逆反心理普遍。中学生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许多问题的认知上,都对家长和教师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可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将自己看作大人,迫切要求独立。但是在家长和教师的眼里,他们还是孩子,还很幼稚,惟恐他们上当吃亏,于是对他们关爱有加,喜欢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另外,中国传统“师道尊严”、“父为子纲”的观念对人们的影响十分深远。于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无论正确与否,都要求学生接受他们的观点,这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于是,部分学生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和老师的观点无论对错都一律拒绝,以免家长和老师对自己进行干涉,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
③性困扰频繁。性早熟的女生因为发育较快,在班上找不到交往的对象,性晚熟的男生因为较同龄人发育缓慢,在班上也找不到交往的对象。这两种人在班上好像被孤立起来了,于是,他们很痛苦,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性是一种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性冲动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这是自然的东西,可是,在许多情况下,自然性不得不服从于社会性。如果中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势必就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造成不良的影响。
2.加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更新教师的观念
尽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但仍有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错误认识严重阻滞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左右下,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有些学校简单地以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压服了事。因此,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大力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处于发展期的人。给予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在解决了他们精神上的困惑和痛苦之后,再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本意,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的。
(2)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一部分是开展心理健康调节训练。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学生还应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3)开设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职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等原则,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
(4)深化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大量的实践问题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教材、研究资料和评价机制的构建还欠缺;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等也有待进一步明确。中学一线教师应结合实践,深入研究,推动中职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