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振宇
摘要: 在新课标体系下,信息技术已成为初级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和目的。但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和教学目的认识不够,只将其作为一种娱乐课程,这往往使得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本文从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究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有效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已被列为初中的一门必修课,而且,试行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已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务必逐步推行信息技术必修课。该课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临沂第九中学作为沂蒙老区的一所市属中学,早在多年前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这一必修课。但经过多年实践,教学一线的教师仍面对这样一个困局,即多数学生将信息技术课理解为娱乐而非学习,他们所希望的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游戏、聊天,这就远远背离了纲要中所提出的目标。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尝试性地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二、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1.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设置明确得当的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课的性质、教学环境本身,以及此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决定了学生在此课堂很难做到自觉学习。教师必须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进行有效问题引导,将学生引入真正课堂教学情境。同时,有效的教学情境就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学习现场,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依据信息技术操作性较强的特点,“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被普遍应用。如在课堂上,教师将教学内容巧妙地任务化,在事先营造好的情境中提出任务,激励学生开展自我学习、探索活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要取得实效,教师必须要做到任务设置的科学性,即任务设置不宜过难,也不宜过易,同时,任务目标要具有明确性。
2.赋予课堂灵活多变的“教学”与“学习”方式。
新课程要求学生是整个课堂的核心,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然而,鉴于初中学生年龄和所处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他们并非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及课堂中常见问题来调整相应的教学方式。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则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任务与问题选择相应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充分的调动。
3.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机制。
当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非常重视评价的多元化。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而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主选择、有效的主动实践,转变和提高学生对初中信息技术课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实现这一必修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评价上投注一些精力。以笔者的课堂教学为例,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特别重视加“操行分”,基于此,笔者就以完成任务前三名、课堂积极性高、小组整体表现好、学困生进步大等给以“加分”来激励,从而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他们特别喜欢展示自己,笔者就以展示优秀作品,课堂上作积极的发言作为相应的正面评价;有的学生特别“好为人师”,笔者就给他们指定适当具体的课堂任务,邀请他们做“优秀小老师”来促进他们;有的学生基础差、胆子小,笔者就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对他们进行指导,课下进行督促和鼓励,同时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布置学习任务,适当地为其降低标准;教学内容重要的课会在课上立即评价他们的目标完成情况;需要合作交流的课,会评价小组的合作成果。通过以上几点具体的课堂教学措施,笔者发现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对班上不同学力的学生进行交流式的访谈调查,学生都感觉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针对性强,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受益。毋庸置疑,教师的评价在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三、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已成为新课标体系下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这些特点,做到真正意义上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而促进其今后更高一级的学习。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带着以上几点思考进行实际课堂教学,可以从更大程度上实现教师的指导既具科学性又有人文性,学生的学习也能够既有自主性又不乏实效性。新课标体系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已不再是过去教师一人的“独角戏”,也不是学生所认为的玩游戏、看电影、网络聊天的“自由乐园”。只有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高效的“教”与“学”的互动场。
参考文献:
[1]汪馥郁,张勤,许慧英.教学方法论导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杨九俊.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1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