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观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田文利

  摘要: 本文具体地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观念转变的各个方面,并出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正确的教学设计观念对教学设计的质量、网络教育的发展等方面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静态设计 动态设计任务驱动
  
  1.问题提出的背景
  
  1.1网络教学的产生
  20世纪后期,世界许多国家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促使社会由整体需求向个体需求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对健康、安全、文化、生活质量和幸福的渴求就会接踵而来,就越来越重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市场经济和人才市场的发展,促使教育除了要考虑社会需要外,还要满足学习者意愿、工作、升迁、转岗、求职等需求。知识爆炸、学科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出现,更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知识的应用。这些促使社会为求学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服务。网络教学既有规范、可控的质量管理体系,又有灵活的、弹性管理与服务制度,适合从业人员在职业余学习。网络教育由此而诞生。
  
  1.2网络教育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教学内容的变化。单纯的书本知识变成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原本静态的、二维的知识内容转变为动态的、一维的、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网络资源。
  第二,教学媒体作用的变化。授课所用的教学媒体不再仅仅是教师的一个演示工具,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建构知识的工具。
  第三,教学形式的变化。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网络环境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是在课堂与网络媒体的双重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
  第四,教学过程的变化。传统的知识归纳、逻辑演绎式的讲解变为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新的教学过程。
  
  2.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观念的转变
  
  2.1观念转变的主要方面
  2.1.1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学教并重)。
  2.1.2重视结果――重视过程。
  2.1.3强调资源――强调环境。
  2.1.4体现静态设计――体现动态设计。
  
  2.2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学教并重)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彼得斯的远程教育工业理论,独立学习、自学的能力在网络教育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种思想的转变至少要涉及以下的几个方面:
  2.2.1网络环境下化学自主学习教学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在实施某件事情之前所必须遵守的约定,也是贯彻某种思想的一种基本保证。在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中贯彻以学为主的这种思想,需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1)自主性原则。教师设计教学时,坚持“以学为中心”,努力创设诱人学习的教学情景,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2)交互性原则。交互性是网络的一大特点,在进行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利用E-mail、BBS、等功能,加强“师一生一生”之间的交流及教学信息的反馈,使学生准确快速地掌握知识,促进自主学习。(3)探究性原则。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是开放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破传统的化学知识体系,提倡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信息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2.2.2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自主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牵扯到三大层面,即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
  2.2.2.1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设计学习任务和问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能力太多。学习任务的完成要依赖于网络资源与师生交流:学习的任务和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一定真实性,能够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
  2.2.2.2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生动愉悦的界面设计可以诱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热情。BBS、学习论坛等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会话”支持。
  2.2.2.3自主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用探索、发现等方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并主动地搜集、分析资料,最后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活动应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协作学习为辅助。同时,教师要经常进入交流平台,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交互氛围,建立学习的共同体。
  
  2.3重视结果――重视过程
  由重视结果的思想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思想是网络教学顺利开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重视过程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2.3.1更加重视形成性评价。由重视重视结果的思想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思想并不是说不重视评价体系的完善。相反,这个理念的转变说明了教师更应该重视相应的评价体系。根据彼得斯的远程工业理论,网络教育的主要瓶颈之一便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而导致网络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其质量达不到市场要求的水平,而阻碍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而重视过程的初衷更是为了能更好地贯彻评价体系。
  2.3.2从教学设计的理论含义上来说,重视过程是把握网络教育环境下的重要部分。美国学者肯普将教学设计定义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史密斯和雷根曾对教学设计所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加涅对教学设计的定义也属于此学说范围,他的定义是:“计划教学系统的系统过程,称之为教学设计。”此外,我国学者乌美娜教授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从以上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设计是一系列的教学过程。所以,为了取得更好的网络教育的发展,教师重视过程,把握住教学设计中的每一步都是必须的。
  
  2.4强调资源――强调环境
  2.4.1强调资源转变为强调环境并不是说不重视资源而只是强调环境。
  资源的丰富是网络环境下最大的优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以足够的丰富的教学学习资源为主要支撑的。但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环境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学习环境本身就是学习资源(特指媒体资源)和学习工具的组合,这种组合实际上是旨在实现某种目标的有机整合。在学习活动发生时,学习环境又被称为学习情境(learning context),其中必然包含人际关系要素。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活动。所以,从这种思想上来看,网络教育的教学设计不是指单纯的以资源为主线,而是以环境的最优创设、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独立学习为主要目的的。
  2.4.2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更加注重情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学生知识的获取、意义的建构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向其传授知识的结果,而是学生根据外界所提供的信息及自己的知识背景,通过对知识的加工、内化而自主建构形成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这一理论要求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认知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出既能达到教学要求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具体学习任务。在这些学习活动的驱使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网络平台上的有用信息,并与他人合作、交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实现知识的内化,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2.5体现静态设计――体现动态设计
  在笔者看来,从体现静态设计的思想转变到体现动态设计上来,是指:(1)网络教育中的学习者的背景比较的复杂,不同的学习者其经验水平、年龄、学历水平等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相同的内容,要因时、因地、因人地动态地设计其相应的展现的形式,传递的方式,评价方式,评价体系,以及不同的资源,设置包括不同的网络教育者、咨询者、评价者等。(2)网络教育中学习者主要所学的是个人之所需,所以,知识的动态性发展是很快的,即是:有的知识需要淘汰,而有的知识需要更新,所以,知识在网络中的呈现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随着不同的时间,市场的变化和不同的人群做出动态的改变。(3)动态设计的另一个理念即是,一个教学设计的框架是在教学的实施中而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的,其实施的过程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动态性的发展。
  
  3.结语
  
  正确的思想理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完善以适合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顺利进行,而正确的思想理念也会给教学设计的实施带来重大的影响。在网络教育中,对教学设计发展思想的研究是动态的,它需要随着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最终,适当而有效的思想便可以在教学设计的发展中抓住其最本质的内涵,对教学的设计、开发、实施及至评价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过威克.网络教育的优势及教学平台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6),VOL27.
  [2]李学英.浅谈网络教育的优势和未来[M].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6,VOL14,(3).
  [3]李锎.网络教育的优势与危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9,VOL23,(3).
  [4]杨开城.对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几点看法[J].中国电化教育.
  [5]白静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文化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