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推行“兴趣”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 平
摘 要: 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让大多数高中生感到厌倦,要改变政治教学中原有的状况就要不断地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怎样创设政治课堂教学让学生产生兴趣,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阐述了对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兴趣教学方面的一些观点,以期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高中政治 兴趣教学 方法
政治课――枯燥无味,大多数学生都会有这种感触,问为什么,答案是不感兴趣。简单的兴趣二字就成了政治课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何使得高中政治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所谓课上得有趣,也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1]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开展兴趣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
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概念原理抽象,学生畏学。所以我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融入一点点的趣味性,把理论的阐述同形象化的叙述融合为一体,这样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完全可以起到由此及彼的效果。比如在讲全面的观点的时候我引入了“瞎子摸象”的实例;在讲发展的观点时引入了“刻舟求剑”的实例;在讲规律的客观性的时候引入了“缘木求鱼”的实例;在讲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时候引入了“掩耳盗铃”的实例。讲解中学生精力集中,积极配合,兴趣浓厚,讲解后学生理解深刻,印象深厚,便于巩固。
二、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兴趣
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星火花,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持的态度。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连起来的那些线索。[2]所以我在备课时十分注意教材中的大量的漫画、图片和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精心挑选的,具有较高典型代表性的,充分运用这些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兴趣会油然而生。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要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教师必须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并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原本固定的书本知识具体化为生动活泼的形象,让学生愿学、乐学。
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的求知欲越强烈,学习兴趣就越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则需要新奇的刺激。在教学中我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置悬念,可以使之产生浓厚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这样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生若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了一种活跃的、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
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则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表现也突出。事实上这些学生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烈、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联系实际,以“用”致趣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3]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原则,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决不是讨厌政治课本身,而是对那些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不感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克服以往的“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传统做法,因为这种方法从根本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造成学生不愿意学习政治课的外部原因之一。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讲解答疑与练习的方法,对学生采取的是“授之以渔”式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授之以鱼”式的满堂灌的呆板的教学方法。
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应力求多样化,不能给学生总是“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甚至可能会产生厌烦情绪,最终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而教学方法则并不是单一的,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我们有新授课、复习课、讨论课、自学课等,教学手段就可采用多媒体、实物挂图、问卷测验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提高了,睡觉、说话、玩游戏的现象也就慢慢消失了。因此,经常变换教学形式,迎合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的内动力也才能得到激发,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继而自觉地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2][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