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兴旺

  摘要: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一、教师要从做实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尽量做好演示实验,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学习物理感兴趣,并产生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做并做好演示实验。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的现象,分析总结出物理规律,而且能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想学物理,产生学习的动机。例如:当我每次拿着实验仪器走进教室时,学生都满面笑容,希望教师多做些物理实验。教师应让他们在实验的乐趣中获得知识,让他们在实验的现象中感知认识的过程,在对实验的观察分析中得出结论。
  当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认识、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时,教师能从学生兴奋的笑容中感到教学的成功。
  
  二、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手段,不论是原来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都明确规定实验教学的任务。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趣味直观的分组实验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学生在分组实验时,能培养观察力,在认识的过程中,会积极思考,悟性顿起,达到主观认识和观察实践和谐的统一。只有多开展分组实验,学生才能真正体会探究的过程。我校条件不好,开展分组实验器材不够,我就让学生分开来进行。许多农村初中有许多住校学生,他们的课余生活比较单调,分开来进行既克服了器材的不足,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同时我还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自做小实验,例如:做了安装电动机模型的分组实验后,有些学生利用家里的旧材料,积极主动地组装电动机模型,并主动让教师和同学观看并实验,效果很好,从此这些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上更加勤奋努力,刻苦钻研。
  
  三、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势能”一节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一片树叶下落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是为什么。”又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之前,先让一个学生将碗放在桌面上,碗内放入一元硬币,用铅笔按着让其他学生站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位置,然后向碗里倒水,在倒水的过程中问学生看到硬币没有,学生惊喜地回答看到了。当做完实验后,我适时进行总结:“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光的折射。”在这种情境下进行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可以让学生用手用力拍一下桌子,问他们有什么感受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然后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有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能很容易掌握知识,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又如,讲增大减小压强的实验时,我让学生站立,由双脚着地变为单脚着地,问压强有何变化。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自经历,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了知识,并能亲身体验实验的乐趣。教师的诱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会使教学效果最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景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只要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好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兆鸿主编.物理课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2]张朴成主编.物理典型课示例.
  [3]马振海主编.素质教育读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