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诚信教育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玉英
摘要: 诚信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会计诚信教育是会计教育之本。本文针对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现状,阐述了会计诚信教育价值取向,提出了增强会计诚信教育有效性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会计专业教育 会计诚信教育 价值取向 现状 对策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出高级人才的专业机构,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会计专业本身就是一种诚信专业,这种职业诚信直接表达了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体现了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的提供和鉴证者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职业诚信缺失尤其是会计诚信的缺失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成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进行会计专业教育的同时,完善职业诚信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价值取向
诚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有属性,高校开展会计诚信教育不仅体现上述功能,而且蕴涵着更深层次的职业要求。高校会计诚信教育,就是将诚信教育、专业教育与专业素质目标要求融合到人的全面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与社会服务之中,实现会计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
1.会计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论述是:“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这说明美国的会计专业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法也强调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素质包括具备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前者是指学生作为一个成功的社会人所应具有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后者则指学生将来成为会计类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素质,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专业人才的全面素质。大学会计教育应围绕这一目标,在传授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展人文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确立一种“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学思想,同时应根据这个行业的特点对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结合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进行会计诚信教育,塑造学生诚实的品格。可见,会计诚信教育不仅是“两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会计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会计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会计之父潘序伦以“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为校训,将会计诚信教育融入立信会计教育始终,开创了中国会计诚信教育之先河。会计专业学生是会计队伍的后备军,多角度地对在校会计专业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会计职业道德需要他律,但在不断完善法规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学生将“诚信为本”的理念转化为自身的职业操守,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开展会计诚信教育,对促使会计队伍预备人员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变成未来职业道德水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3.会计诚信教育有利于会计队伍健康发展。
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等多方利益,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由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涉及多方利益,加上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会计工作者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不但要受法律、法规和规范的约束,而且要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亦越高。高校会计教学应把会计诚信教育纳入会计专业教学范畴,使学生将来能以高尚的道德、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从事会计工作,以促进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现状
其一,高校会计教育重技能轻诚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素质需要,高校德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有了较大的改变,政治课、思想道德课的种类和课时也明显增加,但高校“德育低效”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不在于道德教育课程的开设数目和比重,而在于没有将德育教育内容与目标要求和人文、社会及会计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其二,我国高校评估侧重于考察或考核学校生源、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产出等指标,以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及优秀率、毕业生就业率等一系列量化指标来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忽视学校道德教育及对学生品质的全面考察。其三,会计诚信要求未纳入会计职(执)业考试和会计后续教育的体系之中。我国会计职(执)业考试大纲和会计后续教育注重会计实务操作及相关技能考核,而缺乏会计职业素质要求和职业道德内容。
三、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将教书与育人结合。
课堂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健全人格培养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让学生确立“坚持诚信为本,推崇操守为重”的职业思想。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其在高校所受到的专业教育,所接受的素质教育,以及他们在校期间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必将对他们今后所从事的工作的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职业道德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除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崇高的人格品质和敬业精神,让学生感受敬业、勤勉认真的师风,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改革教学内容,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会计教学之中。
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与道德品质形成的初期,接受严格、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其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搜集大量资料,改革教学内容,找准知识传授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挖掘每一个知识点中蕴涵的职业道德因素。会计诚信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教师从会计诚信认识、会计诚信信念、会计诚信意志和会计诚信习惯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整体培养,使学生提高会计诚信认识、树立会计诚信信念、坚定会计诚信意志、形成会计诚信习惯;会计诚信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能半途而废;会计诚信教育的渐进性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予以穿插,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磨练中加深对会计诚信的认识。
3.会计诚信教育应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
会计诚信教育应贯穿会计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是指大学生毕业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的工作阶段和后续教育阶段的诚信教育,以及高校会计诚信教育成效的反馈。为培养一个诚信会计人,只进行某一阶段的教育是不够的。会计岗位的变更、职位的升迁,需要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诚信教育,这样才能有助于在不同的岗位实现自律。为充实高校的诚信教育内容,可邀请从事会计及相关领域的本校毕业生重返校园,采用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以真人真事宣扬会计诚信理念。高校也可对本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实行信息跟踪,通过反馈,及时了解应、历届毕业生职业状况,客观评估会计专业学生的培育质量,以利于进一步优化高校会计诚信教育体系。
4.会计诚信教育应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在对高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全校师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以环境渲染的形式更好地进行会计诚信教育。诚信环境的营造关系到高校的校风问题。诚信一旦在整个学校建立起来,新生入学后就可迅速接受诚信理念,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也会更有效、更持久。应积极探索和开展更多的诚信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补充,以拓展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为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可尝试建立一套《大学生诚信档案》用以全面、及时、详细地考察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记录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为了将诚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成为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它可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在毕业求职时作为用人单位的参考依据。诚信兴企,失信败企。无论是会计行业,还是其他任何一个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塑造“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就为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永幸.刍议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经济论坛,2006,(1).
[2]谢爱萍.高校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3).
[3]章雁.对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思考.事业财会,2006,(4).
[4]朱云.试论多角度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