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怎样培养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芸芝

  摘要: 学生往往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人们常把数学喻为科学的皇后。对于数学这样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兴趣成为摆在所有相关人员面前的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数学 兴趣 培养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对于善于发现的眼睛,美无处不在。美存在于大自然,存在于艺术领域、同时也存在于科学领域。数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出发点,当然也蕴含着独特的美。
  学生往往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人们也常把数学喻为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数学具有确切的概念、最少的公理、严谨的论证方法,是高度抽象化、形式化了的逻辑演绎的科学。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大都是纯演绎式的教学。教材所表现的是经过逻辑加工好的完成了的数学形式,呈现为由“概念―定理(公式)―范例”组成的纯数学系统,既看不到概念的形成和实际问题的数学化,也看不到真实的应用。这样就很难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老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学方法就是教会学生这样学习的方法,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兴趣与学到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而当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又会激发其更浓厚的兴趣。
  对于数学这样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成为摆在所有相关人员面前的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了“兴趣中心论”,他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搞好教学的关键。
  
  一、备课充分
  
  备课,既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一)为何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二)备什么。备课,不等于“背课”。尽管很多内容需要教师牢记,但备课的含义远比背课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概括地讲应包括:1.备内容。(1)备大纲。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2)备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资料、电化教材等,它是教学大纲的充实和展开,它反映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把学科的整体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反映得更加清晰;有了教材,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精神更易领会,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易掌握。(3)备教参。“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开拓知识领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科学成就。教师知识丰富了,方能得心应手,讲解自如。2.备学生。在重视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分析和研究,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的学生,其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总是有差异的,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了解学生,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能准确地把握难易与详略,恰当选用手段与方法。3.备方法。备方法,就是在解决“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
  
  二、乐教与乐学相统一
  
  教育心理学认为,积极愉快的教学气氛,会使教师的教学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充分发挥教师的知识才能,使教学艺术得到更大的发挥;同时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会显著增加,会积极思维、反应迅速、记忆持久。因此,必须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关系。第一,教师要乐教,以饱满的热情上课,善于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和原理,采用恰当的方式,生动而富有情趣地传授知识。第二,要注重培养师生感情,师生感情也是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态要和蔼可亲,多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第三,要给学生多创设一些成功的机会,如在课堂及作业中的题目配制中应有一定的梯度,使程度不同的学生各有所得。尤其对“差生”应及时地充分肯定他们的一点一滴的成绩,调节他们心理的不平衡,逐渐摆脱自卑感。这样,学生在一种受教师尊重、愉快、有成功感的情绪下体验学习,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传递的教学信息,形成“乐学”的良好心态。
  
  三、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因此,启迪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思考之间的桥梁是质疑,思考从疑问开始,有疑问才能提出问题,有疑问才能进行探究,有探究就会有所得。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尤其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以及比较含蓄和潜在的内容,要激发学生思索探究,逐步解疑,使学生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在讲概率时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排斥,我用一个很多人听说过的骗局来启发他们对概率的理解:把8个白子和8个黑子放在一个袋子里,让别人每次摸出8个棋子,然后根据摸出棋子黑白个数给予奖励或赔偿。(1)8个白子奖100元;(2)7个白子1个黑子奖10元;(3)6个白子2个黑子奖5元;(4)5个白子3个黑子奖1元;(5)4个白子4个黑子赔10元;(6)3个白子5个黑子赔5元;(7)2个白子6个黑子奖5元;(8)1个白子7个黑子奖10元;(9)8个黑子奖100元。围观的人看到9种可能性中有7种可能获奖,且最高奖为100元,而赔的可能性只有两种,且最多赔10元,纷纷去“摸彩”,结果摸的次数越多赔得越多。问题出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研究古典概型,学生很快找到问题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计算,学生计算出4白4黑出现的可能性是38.7%,3白5黑(或5白3黑)出现的可能性为24.1%,2白6黑(或6白2黑)出现的可能性为6.1%,1白7黑(或7白1黑)出现的可能性为0.06%,全白或全黑出现的可能性为1/12870。也就是说输的可能性为62.8%,获大奖的可能性为1/6435,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通过这一堂课的研究,大部分学生对概率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后面的学习事半功倍。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教学软件数量的增加,数学CAI也在逐步开展,许多地区、学校都在进行CAI实验。但是,根据目前学校、学生拥有计算机的状况,以及教师对于计算机的熟悉程度,目前的应用还只是初步的,利用CAI的数学课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也只是讲一讲公开课,而缺乏大范围的、系统的实验。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这种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有以下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机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应注意,计算机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当恰当地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得学生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98全国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课例展评、交流、研讨活动”中,北京师大附中的一个课例“求圆内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就是在电脑网络教室里,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在动态变化中观察静态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通过交流、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其中有一个解法是教师在备课时也未想到的。1995年夏季学期,两个美国初中二年级学生David Goldeheim和Dan Litchfiled应用几何画板发现了又一种任意等分线段的方法;东北育才学校一名学生发现了广义蝴蝶定理。抛开这些问题自身的意义不说,他们处理问题的过程(猜测,验证,论证),对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一种启示。
  
  参考文献:
  [1]彭展声.浅谈教师赏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李兴洲.非教学因素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
  [3]李克东,何克抗主编.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97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教育中的计算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1998.
  [5]林建详编.CAI的理论与实践――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全国CBE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