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基础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焦建军 李宏印

  摘要: 根据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增设新型课程,适应社会发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教师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对策,以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
  关键词: 基础体育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改革
  
  1.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1“健康第一”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产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应该说“健康第一”理念是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这种把健康体魄看成中华民族旺盛生产力的表现,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视。没有健康的身体,如何保家卫国?如何更好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因而,基础体育要改变过去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建立和形成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健康第一”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的课程。
  1.2“素质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到有关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增强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养成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善于调节和控制自我的优秀品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终身体育”理念。
  终身体育教育强调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不单纯是人生某一时期或某几个时期的阶段性活动,而是伴随人一生所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它不仅使人体健康得到增强,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生产或生活所必需的多种技能,并不断自我完善,以适应高速度、高强度、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新的课程标准以终身体育为教学改革的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为最终归宿,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财富”、“体育就是快乐”、“体育就是生活”,从而能自觉地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和健身方法进行锻炼。
  1.4“学生主体地位”理念。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1)明确体育锻炼的价值,让学生认同主体地位;(2)转变教学思想,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3)教学内容自主选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4)调整教学方法,提供自主参与式学习环境;(5)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保障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1.5“注重个体差异”理念。
  新体育课程理念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的不确定性指导教学过程,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这样将有利于多样化、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共进。
  2.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教育学类课程学习时数少、课程结构之间缺乏必要联系。
  教育部于2003年6月19日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不但在其所列的体育专业设置课程中几乎没有涉及教育学类的课程,而且要求“公共课程720学时,按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表明了其将教育类课程归纳在公共课程体系中的思想。很多学校开设的教育学类课程与专业相结合少,造成学生学不会,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没有兴趣学;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感到学到的知识用不上。教育理论课、教学技能课和实践课共同构建了教育类课程,每一个构成部分都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必然的联系。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分别安排、缺乏联系等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和教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各课程之间完全独立,缺乏必要联系,只是以某种形式结合在一起,没有充分发挥教育理论课、教学技能课和实践课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2师资结构专业性不突出,教学形式传统化,单一化。
  据调查,我国有80%以上的体育院系通常除了体育专业指向性非常强的课程由体育院系的专任教师担任外,其余课程均采取院校平台的方式由其他院系的教师担任。而其他院系的教师由于没有体育教学的体验,体育学科知识相对缺乏,不了解体育专业的特点,课堂上仅限于空洞的理论知识的教授,因而不能很好地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及体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教学,使得教育类课程对“教师职业”培养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不强,更缺乏对热点问题的探讨和理论问题的反思。另一方面,不少承担中学教材教法、教学论课程的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而且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对教育类课程学习的兴趣。
  2.3教育教学中重视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体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大多数体育院系在主要技能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专业技能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学生缺乏组织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的锻炼,这也是目前用人单位普遍抱怨的。一般院校都开设了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但是只注重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除了做毕业论文之外,基本没有参加有组织的科研实践活动的机会,导致学生的科研能力差,毕业后不会搞科研。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一些学生因找工作而没有时间撰写论文,且思想上不够重视,到答辩之前在网上搜索相关文章进行拼凑,加上学校把关不严,使得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低。
  2.4教育实习不规范,实习周期短。
  虽然各体育院系对教育实习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院系管理比较松,没有很好地去监控,从而使得教育实习流于形式,而且实习时间也很短,一般在6―7周,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习生很难深入到学生中细致地开展工作,工作中也很难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提出有益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实习中,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常常措手不及,认为学的知识用不上,需要学习很多从未接触的技能,出现了实践和课堂学习不相适应的现象。而且,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少学生利用教育实习这段时间找工作,根本没有心思去实习,只是找个学校开个证明应付了事。
  3.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对策
  3.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面对新世纪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要求,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高等教育在培养未来的体育教师时,首先要明确培养的是一名教育者,而不是教练员,学生应当掌握的不是单一的运动技术和技能,而是与教育相关的各项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应当重视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及教育素养的培养,强化如何通过体育的手段和方法培养人的新理念。同时要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教育评价思想的转变,将评价重心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

  3.2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为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突破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持体育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又要强调基础性和实用性。在构建培养人才的课程目标体系上要体现“五个强调”:一是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全面性;二是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强调终身学习;四是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五是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重视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进行思维、分析、教学的能力;加强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技能训练课、理论课与活动课、长周期课与短周期课的结合;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把体育课程的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将案例教学、多媒体等引入教学中,以强化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3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目标统领整个教学过程,提倡教师发挥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创造性,不主张千篇一律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教学组织形式将会出现多元化的格局。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针对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教学方式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方法应关注学生主动探索和个性化创作,注重互动方式的多边性和合作性学习方式,改革以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培养与教育实践相关的各项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论水平,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4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新课程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将会更加突出教学目标,丰富内容,更加重视评价的主体性、客观性和科学性,重视原有基础与学习过程的考评,采用多维评价。考评的目的应现代化,方法应多样化,避免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成绩考评的标准应全面化,既要客观准确地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反映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所取得的进步;评价方法应将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评价与体育过程结合起来,将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把学生学习、表现、体育参与能力,以及参加所有体育比赛的成绩结合起来;评价方式应是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
  3.5注重教师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体育教育的创新不单纯是理念的创新,更体现在办学的模式、教学管理、课程体系、传授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成,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推广,都离不开教师。可以说,教学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文化科学水平和教育理论修养。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方案实施,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首先要带头在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上转变,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与知识的更新,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只有转变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才能影响和带动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新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季浏.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99-801.
  [2]肖宁.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8):97-100.
  [3]焦建军,李玉健.体育院校田径选项课开设现状及教学改革设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3):125-127.
  [4]徐汉云.大学体育的改革与转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86.
  [5]段健芝.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体育学刊,2006,(2):10.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项目(08JK028);陕西理工学院基础教育科研项目(JYYJ2007-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