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下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 芹

  “学困生”的存在是世界各国的普遍问题,“学困生”在所有的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美国约占全部学龄儿童的10%―20%,国内报道的学龄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为17.4%(高利文,2000)。由于数学的逻辑性较强,数学学困生的比例相对大一些。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数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强调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在新课标下如何更好地转化数学学困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多元智力视野下看待数学学困生
  
  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智力定义,即“智力是指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1]。在1999年他又推出了更精确的智力定义,即“智力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会在某种文化情景下被激发,去解决问题或创作该文化所视的产品”[2]。
  加德纳不仅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力概念,还揭示出一个更为宽泛的智力体系―多元智力理论。经过“智力选择依据系统”的严格筛选[3],目前加德纳确定了每个人除拥有除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这两类传统所称的智力,至少还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和自然观察者智力六种智力[4]。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各门学科都有其所需要的重要智能。数学逻辑智能是数学学习所需的主要智能。当然,其它的智能也会参与其中,不可缺少。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数学学困生是由于数学逻辑智能较弱导致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比较困难。但他们的其他智能可能较强,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来因材施教,那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就有了新的途径。
  
  二、新课标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数学教育改革,正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理念在目前的中国《数学课程新标准》中体现得非常深刻。多元智能理论为当前正在实施的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支持。《新课程标准》引导教师形成开放性、创新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为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如果方法不就也会加大两极分化。那么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呢?
  1.在教学中注重数学学困生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机械的、单项灌输的传递知识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己的理解、想象和创造。数学逻辑较弱的学生由于疲于应付知识的学习,慢慢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困生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其精神的建构。要注重在过程中把知识融入个体的整体经验,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这对学生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面对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有可能“一无所获”,但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和创造直至形成完整的人格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体现出求知与成长真实的意义[5]。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这一点对于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来说特别重要。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时给学生提供探究三角形全等的空间,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实际的教学活动方案,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思考,凭经验感觉猜测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新知识转化成具有探索性和建构式的具体问题,通过其个体的独立探索或启发讨论,帮助学困生建构新的知识。
  2.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整体的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所以在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时要考虑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特别要考虑学困生的智能结构。从学生的主体出发,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和特殊需要,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数学学困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新知,有选择地帮助学困生激活相关经验;把握联系,调度相关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事实,体验“科学发现”的喜悦。教师要注意教学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在活动中互动、内化、应用和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励学生进行“再创造”。知识的传授途径可以是用实物模型直观地演示、形象的动画声图并茂的动态多媒体演示、有趣的活动和逻辑推理等。
  3.教学中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喜欢数学。
  学困生的学习往往缺乏毅力和持久性,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求知欲。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一课中,学习之前可以讲述古代学者泰勒斯只用一根木棒测量金字塔之高的故事,然后设疑,他是如何测出的呢?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去研究问题。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扮演一下“笨老师”的角色,讲解中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时候适当的“碰壁”、“受挫”也很必要,培养学生学会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树立取得成功的信心和毅力。在数学中挖掘数学中的美学因素,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无疑会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美的课堂气氛中,感受到美的享受,例如,简单优美的数学公式;优美悦目的代数式子和几何图形;完美、和谐、统一的数学结构;美妙、奇异的数学方法[6]。美感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伴随美感的学习是一种享受,变“苦学”为“乐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获得知识。
  新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与交流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生和教师的个体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和修正,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国内外数学课堂教学有一些成熟的合作互动学习模式,如“四角对话”、“思维交流对话”、“小组拼图”、“三步会谈”等。合作交流中教师和学生都发挥了极大的能动性,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教师有建设意义地介入和干预,编排小组时照顾到学困生,协调处理好不合作的学生,对学习小组进行适时有效的评价,给予必要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就能使学困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自信。
  总之,教师要时刻把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发扬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利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教学活动充满师生的激情、涌动灵感、充满人情味。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尽量给他们多一点的思考时间,多一点的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Howard Gardner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2]郑博真著.多元智能统整课程与教学[M].长春出版社,2002.
  [3]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主要依据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0,(3).
  [4]Howard Gardner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最新修订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幸克坚著.数学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易南轩,戴汝潜著.易南轩中学数学美育探微[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