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的学生主体性发展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钮克芳
摘要: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
关键词: 主体性 教学 主体性教学
课程改革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这就要求今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导演,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学生对整个课堂教学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笔者结合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对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我认为,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指教学的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的一个学生自我活动和自主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的教学应该:
1.改革以知识为中心的单向式传授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教学的目的就是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中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2.把“教学过程”首先看作是学生的一个“学习过程”。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和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估等环节中,都包含着如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
3.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学习责任。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前台。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学习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不妨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和口气与学生共同商定某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或某个知识内容及学习形式,使学生体验到只有在自己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4.大胆地改造固定的、僵化的教学程序(如复习旧知、新授、巩固练习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和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教学设计。我们应根据知识背景、学生水平和发展目标设置不同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和研讨的程序,同时摈弃“新授”一词,代之以“研究”、“交流”等环节。
5.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尊重的内涵就是信任,要对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行为充分信任,坚信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必要技巧,相信学生有能力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进行自我评价。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应该具备包容性而不是排斥性。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们一道否定的目光或者一点消极的语气,都对学生有极大的“摧毁力”。相反,教师们一道赞赏的目光或一句激励的话语,又有着使学生充满自信并取得成功的魅力。因此,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已不再只是一种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而应成为一种教学的目标去追求并努力实现。这就需要改变以教师为出发点的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或群体的交往关系,实现多向交流的人际合作,让学生自由探索、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摈弃那种教师提问学生答的单向交流形式。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的释疑也是一种商讨的语气:“老师这儿有一种方法,你们看行吗?”而不是“看黑板,听老师讲”。
三、注意评价标准和评价层次的多样化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个性各异的学生,由此决定了每个学生在发展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形式,体现了一种教学思想的开放性。
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和评价形式多元化,让人人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以作业评价为例,第一次全对可得优,书写整洁美观或有创造性的,还可用激励性的语言或符号赞美,如“好极了”、“真棒”等。对于学生错误之处,也可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以启发诱导为主的评价。当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订正时,仍然给予其优,给予肯定和赞赏。
注重学生发展进程中的纵向评价,力求今我胜昨我,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学生由不敢发言到勇于站起来,教师应首先给予其肯定,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获得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而帮助其成功则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四、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获得发展
真正的发展源自于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对学习的责任心。不断的成功可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强烈的责任心又可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意志,为保证每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教师的教学艺术应体现在:
1.让学生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教师要创设情景,提供条件,使学生感到自己积极参与的价值。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如果希望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可以:“谁愿意讲给大家听”等语言予以鼓励。当学生没有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教师可再次明确完成时间并给予具体的帮助,而不是责难。
2.家庭作业也可采取弹性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主动自觉地完成一定的作业,克服教师不布置就没作业可做的依赖性。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李方.后现代教学理念探微[J].教育研究,2004,11.
[2]虞未章.“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英国BTEC教学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9期.
[3]刘可欣.主体性发展教学系统的创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钟和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创造性实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0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