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汉人体部位词汇的隐喻认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晓芳

  摘要: 人们谈论隐喻时,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理解、命名那些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而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源范畴的集合体。以人体部位为基础的词汇甚多,而大部分词本身仍具有它的认知意义。
  关键词: 人体部位 隐喻 认知
  
  身体是人类经验中的独特现象,一方面,它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我们与世界交互作用的对象中的一种。与普通事物不同的是,身体提供了双重的路径,它能被看到和触摸到,他也能通过其本身的感知输入这些感觉。近年来,渐渐不再是单纯地从语言修辞格的传统隐喻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谈论认知观之隐喻,而认知观之隐喻本质上“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种事物”,“通过另一概念域来理解某一概念域”。
  据统计,普通语言学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概念。本文将通过丰富的人体部位隐喻表达来论述以人体部位为源范畴的各种结构隐喻的隐喻构词。
  1.以身体各部位形成的隐喻构词
  人类自认为对自我身体部位非常了解,所以人类总是用自身的一切去类比大千世界。人体构成的隐喻在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
  人体引喻是以人的身体各部位(头、眼、耳等)为喻体来比拟其他物体。人体各个部位肩负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如人们用大脑思考、靠眼睛观察等)。以人体器官及部位进行设喻,生动鲜明,极富表现力。因此,这些器官的名称在语言中使用频繁,尤其是它们所形成的比喻更是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具有鲜明的特色。(田灵芝,2007:144)下面就人体几个部位构成的隐喻做一介绍。
  头(head):与头有关的隐喻首先是根据它的形状:莴苣头(head of lettuce)、卷心菜的菜包(head of cabbage)等;在汉语里有“磁头”、“山头”等。其次,由于头是人体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部位,由此又有国家元首(a head of state),头目、酋长(headman)等。在汉语里有“首要”、“首先”等。再次,依据它和身体其他部分的位置关系。如headline一般都是在正文的上方,headnote是在文件前面的批注;在汉语里有“头儿”、“首长”等。另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动作的隐喻,例如stand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鹤立鸡群)。
  发(hair):纤细、脆弱是它最典型的特征,所以由hair构成的隐喻一般与此特点有关:如hairline(细缝、细微的区别);汉语里有“千钧一发”、“心细如发”等。
  眼(eye):首先也与它的形状有关,例如针眼(the eye of needle)、芽眼(the eye of potato);汉语里有“泉眼(the mouth of a spring)”、“炮眼”等。眼也有与之相关的动作隐喻,例如have eyes in the back of one’s head(不露声色)、an eye for an eye(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
  鼻子(nose):鼻子总比人任何部位都前面一点,nose-dive(股票市场的股票等猛跌)、还有nosebag(挂在马头上的)饲料袋,是据此特点和鼻子的形状而得名的。根据鼻子外突的形状,还有nose wheel(前轮)、the nose of a missile(导弹头部)等。由此派生的动作和俚语也很多:blow one’s nose(以少许之差)、cut off one’s nose to spite one’s face(想报复别人而害了自己)等;汉语里也有类似的隐喻,如“门鼻”、“针鼻”等。
   口、嘴(mouth):有“口状物”的隐喻,如洞口(the mouth of a cave)、瓶口(the mouth of a bottle)等;汉语里还常说“碗口”、“巷口”等。构成的俚语有如,born with a sliver spoon in one’s mouth(出身富贵之家)。嘴还有说话的功能,所以就有“口紧”、“大嘴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手臂(arm):arm构成的隐喻很多是根据人体的位置关系和又长又直的形状,例如:the arm of chair(椅子的扶手)、arm chair(扶手椅)、the arm of a derrick(起重机的吊臂),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在吊车上写着“臂下严禁站人”。由于arm在防守和攻击时具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它又构成了与军事有关的隐喻,如,the air arm(空军)、infantry arm(步兵)等等。
  心(heart):与它有关的隐喻一般是根据它居中的位置和极端的重要性构成,如,heartland(心脏地带);汉语里有“中心”、“圆心”。与心有关的动作隐喻有:give one’s heart to(爱上某人)、have one’s heart in one’s boots(极为悲观消沉)等。汉语里还有根据心的形状构成的隐喻,如purple hearts(紫心片),一种毒品的名称。
  脚(foot):根据脚在人体所处的位置,最底端,所以也由此派生出很多词汇,例如:foothill(山麓小丘)、footnote(脚注)等。也有由其构成的动作隐喻和谚语,如:have a foot in both camps(脚踏两只船),my foot(胡说八道!没这回事!),等等。汉语常用的有“山脚”、“鼎足”等,而a sewing machine foot(缝纫机的压脚板)是依据形状相似而构成的隐喻。
  其他部位的也相当多,比如:eye splice(绳子的环眼扣)、the lip of a bowl(碗边)、a saw teeth(锯齿)、bottle neck(瓶颈)、hand of a clock(钟的指针)、navel orange(脐橙),等等。
   2.隐喻的构词方法
  从上面关于人体隐喻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隐喻不但可以修饰其他的词,而且可以创造出新词,这表明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而且也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造词方法。具体划分起来,这种造词方法又分为两种:
  一是造新词。这一点在事物的命名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当人们发现了一种新事物,那就是要选择恰当的词汇去给它命名,而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例如,有种树,由于它的树叶酷似伸开的手指,所以就把它命名为palm tree(棕榈树);再如,脐橙之所以被叫做“脐橙”,就是因为它的一端有凹陷的形状很像人的肚脐的缘故。“palm tree”和“脐橙”这些原先没有的事物,通过隐喻而进入了语言。
  二是一词多义。即根据源范畴和目标范畴两种事物的某一相似特点,用原来的词表示新的意义。比如:“ear”,首先用来指任何动物的耳朵,由于像水壶之类的手柄与耳朵的形状有些相似,于是“ear”用来指它们的捏把。根据耳朵和人体的位置关系,当小学生由于不爱惜书本,把书页的角弄得翘起来,或为了做标记而把书页折起,叫“dog-eared”(田灵枝,2007:146)。
  3.隐喻构词的表现形式
  由人体部位作为源范畴所形成的隐喻构词的表现形式,在汉语里表现为词、成语、警句、惯用语等,在英语里有words,phrases,idioms等。
  3.1以人体不同部位的名称为语素,采用拟人方式构成的词。

  如:龙头、枝头、首领、屋顶、泉眼、芽眼、壶嘴、眉目、锯齿、轮齿、页眉、页脚、帽舌、中心、山脊、山脉、扣鼻、锁鼻;palm tree,lemon tree,navel orange,handwriting, headmaster,headquarters。
  3.2以人体部位名称或与人体有密切关系的衣服饰物等名称,通过借代、比喻、比拟等方式形成词语。
  如:头目、首领―喻指集团或部门的负责人;耳目、眼目―喻指偷偷打探消息的人;骨肉―指孩子;心腹―指人的亲信之人;娥眉、粉黛―喻指女子;须眉―喻指男子;乌纱帽―喻指官职;Archeles’heel―喻指一个人最脆弱的地方。
  3.3以人体部位的特征、状态、或行为动作等来描述事物,比喻事理。
  这类隐喻词汇大多以成语、谚语、典故、俗语等形式出现,英语里则以idioms形式出现。这些语言凝炼、经典,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流传下来的,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们既形象又含蓄,新奇而既有启发性,值得我们借鉴。
  与head,mind,brain等与头脑有关的谚语、习语常与“思考”联系在一起,如:go to one’s head(某人头脑不清晰)、the window of mind(心灵之窗);汉语中有“头昏眼花”,“头重脚轻”等。与心有关的谚语、成语常常指直觉、情感、精神和热情等。如:break one’s heart(使某人极度伤心)。中国人认为,人们用“心”而不是用“脑”思考问题,所以汉语里有“心想事成”“推心置腹”“心安理得”等。
  4.小结
  人类世界是个不断丰富、不断变化、逐渐复杂的世界,而人的认知能力从总体上来说却是无限的。怎么样用有限的认知能力来认识无限的世界?只有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范畴和未知范畴相似的地方联系起来,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知未知的世界,由此,人体各部位的形状和功能就成为了人类认知大千世界的最有效的手段。这样做会带来两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变得容易些,二是可以使人类的知识体系和语言体系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AS Hornby.李北达.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Koveceses.Z.Metapho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Jack C.Richards.John Platt. Heidi Platt.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冯凌宇.汉语中的人体隐喻与反隐喻.北方论坛,2007:67-70.
  [6]田灵枝.人体部位作为源范畴的隐喻构词.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144-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