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 瑜

  摘要: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材料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欣赏感悟的能力。教学中注重阅读的感悟积累和技巧的把握对英语阅读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新课程 英语 阅读理解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本材料的阅读感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于思维拓展延伸能力。这种拓展延伸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的准确把握定位。
  1.阅读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语言知识问题。由于学生句法和词汇量的不足,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差。再加上学生阅读时受生词过多的影响,不能获取文章的整体信息,只好断章取义,造成理解偏差。而且新教材中生词较多,有30%的学生记不住,所以错误率较高。
  1.2人人参与问题。没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当老师提出一些较难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不举手,班上只有几个学生能回答问题,因而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有畏难情绪。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发挥不够,他们的阅读能力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提高。这样时间长了,班级中学生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就严重了,继续发展下去会使阅读教学处于被动状态。
  1.3精选材料问题。阅读时,选材很重要,学生应广泛涉猎各种题材的文章。但实际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外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也不利于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其阅读能力。
  1.4思维方法问题。初中学生的思维还不成熟、不稳定,所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往往只注重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与学生的兴趣、志向和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密切结合,一味强化应试解题能力,没有有效地通过阅读活动来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
  1.5课外阅读问题。①教材中阅读类的文章远远满足不了初中生10万词阅读量的要求。②高中英语词汇量太大,学生难以记住。③阅读方法不科学。一些学生自上而下、一词一句阅读,当老师提问时连一半也没读完。根据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每天应有300―500词的课外阅读,而实际上有1/3的学生在课外连书本上的东西都没有再读一次,更不用说别的课外阅读资料了,学生阅读的自觉性不够。④课程设置较复杂,操作难。不少教师把阅读课作为教授语法句型的途径,只注重语法讲解、句子翻译,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考太少,学生被动接受过多,自主学习过少,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
  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
  2.1注重了整体结构的合理科学安排。《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思路明晰,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语言功能为主线贯穿全书。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并分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扩展和综合语言运用。每个单元都附有Self check,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教材从八年级下册开始在每个单元的后面都设置了Section 1(Before You Read),Section 2 (While You Read),Section 3 (After You Read)等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2.2选材广泛,内容新颖,语言地道,极具趣味性,可读性强,有着鲜明的时代感。注重科学性、趣味性、思想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兴趣和心理需求,广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地择取语言素材。所选内容典型、实用、贴近生活。
  2.3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在每个单元末均安排Self check部分,内容有词汇自测、词语运用、完成表格、看图填表、阅读后完成任务、根据信息写作等。一方面,学生可通过Self check自我检测单元学习情况,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肯定成绩、查找差距。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配合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4教材中每个单元设计的Pair work,Group work,Survey 及Game为课堂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材不论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择定,还是教材的结构与设计等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将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紧密结合。本套教材难度较大,呈现的人名、地名多,词汇量大,不过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西方社会的生活、文化、教育、科学领域等知识,以及相关词汇,英、美式读音等,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标的指导下,科学地使用教材,领会其精神实质,提升分析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新教材教学的新途径,改进和完善阅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阅读理解的训练策略
  3.1善用阅读方法。(1)要注意优质良好的心态。阅读时精神要集中,切不可遇到生词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对所读的文章印象要清晰,理解要深刻。(2)提高阅读的速度。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个别不懂的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构词法去猜测、推断。(3)要注意培养语感,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用法。(4)要留心关键词句。如果文章太长,最好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看一遍,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可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准确率。阅读时要善于找关键句,特别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文章的大意。(5)要注意文章标记,把有关的任务、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用笔划出来,这样才一目了然。
  3.2设置趣味阅读。趣味激发兴趣,兴趣促进阅读。阅读兴趣的培养还需从形式多样性着手,把阅读内容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精选一些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下载一些动画,结合本单元语言目标开展阅读活动。多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资料,安排每一节课的英语阅读时间。增强阅读技巧,从简到繁,从慢到快。精选幽默风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多了解一些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同时,也可有目的地开展英语游戏、演唱会、朗诵会、讲演比赛、单词接龙、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
  3.3给后进生设置平台。在课堂上,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给差生设置自身展示的平台。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不让学生受到任何伤害,设法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自我。然后再正确解读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这样,我们的阅读一定会更有实效性。
  总之,梁启超先生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因此,掌握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是获取最佳阅读效果的主要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2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