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成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从光 费晓登
摘要: 近年来农村很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纷纷告别农村学校,流入沿海或本地城市学校。人往高处走,本无可厚非,但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打破了城乡教育的“生态平衡”,给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教师 流失 城乡教育差距 职业倦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师劳动力作为资源要素之一参与到市场配置,教师开始加入到人才流动的大军,从此打破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局面。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是从客观上催化了中国教师队伍在更大范围、以更快速度进行流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外流,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着重就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原因进行探索,以期能找出相应措施,解决农村师资现状问题,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典型的二元化社会结构导致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别是贫困地区教师外流的首要原因一。
典型的二元化社会结构导致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别是贫困地区教师外流的首要原因,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大国,地区差异已成为社会差异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我国教育无法躲避的社会背景之一,而且随着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均衡,不同层次的地区差异愈来愈大。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之间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相差无几,但从全国整体状况来看,城乡差异仍是全方位的,城乡差异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城乡师资水平的天壤之别。鉴于我国典型的二元化社会结构,地区、城乡差异长期存在且日益加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的差异。就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而言,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师工资及待遇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城市教师不必说医疗、卫生、住房、交通邮电、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的优越性,单就工资发放而言,城市教师无须担忧工资拖欠问题;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人们戏称之为“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亦即在教师特别是优质师资的流向上,主要是从农村到县镇,从县镇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中城市,从普通、薄弱学校到重点、示范学校,从西部流向东部,从西北流向东南。[1]
2.农村教师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
《教师法》、《教育法》等几十个法律相继出台,《教育法》已经实施近二十年了。可是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重由《教育法》制定之初的近3%降到了20年后的2%,远远低于当初规定的4%的比重。在欧美日等国家,有相当多优秀人才选择去中小学教书,那是一份收入优厚而且受到社会尊重的职业。而在我国,教师对青年一代几乎毫无吸引力。据调查报告显示,在中西部的小城镇和乡村学校中,接近九成的中小学教师心中都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懊悔当年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不得不念师范当老师。
(二)教师个人的因素
1.需要失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之间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平衡已经被打破,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劳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一种经济活动,带有一定的商品性,受价值规律的制约。教师提供了复杂而繁重的劳动,所得的报酬却低于大多数其他专业工作者。即使是教师之间,待遇差别也相当明显。当同样的付出不能得到同样的收获时,他们的心态就难以平衡,并通过努力寻求平衡。
2.职业倦怠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国内外的诸多研究均显示,教师职业是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2]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产生,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工作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3]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无论对教师自己还是对教育教学工作,都会有极大的消极影响,从教师的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到行为方面都有很大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教师平均工资5435元,在16个行列中居13位,显而易见,我国教师属于低收入阶层。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其他行业从业者的工资猛增,教师职业虽然依旧获得人们的赞誉,但是收入却严重偏离这种崇高的劳动价值。强烈的心理矛盾不断刺激教师,不平衡的情绪油然而生,从而产生了对本职工作的轻视心态。这种心态状况下,教师往往会有两种选择[4]:第一种选择就是离开原工作单位,流向其他学校;第二种情况是继续留在原单位,这种教师往往是因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不具有外出流动的可能性。
(三)管理方面的原因
许多农村学校缺少良好的环境氛围,在管理上没有充分体现教师参与的民主治校精神,对教师缺少人文关怀,教师主人翁精神得不到体现。教师缺少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升评优上教师名额比例过小。对许多骨干教师不能委以重任,教师感到无用武之地。[5]某些农村学校领导在对管理方面也不能尽如人意,领导是教师的领头羊,领导的作风与教师的积极性直接相关。许多领导脱离群众,不了解教职工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我行我素,不能用一身正气、秉公办事的作风感召人。领导的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不是挂在嘴上、写在报刊上的口号,而应落实到行动上,要舍得为这个“本”出大力、多投资;其次,要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但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我区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仍比较滞后,诸方面有待于逐步完善、提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认真研究,客观面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种种问题,群策群力把农村教师外流现象控制到最小范围,使农村义务教育尽快迈入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汪丞.中小学教师流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2]刘小明,邵海燕.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J].中小学教育,2004,(1).
[3]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悉[J].教育评论,2003,(4).
[4]金忠明,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5]陈言贵.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1).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2005级教育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