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燕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兴趣能够把人们的生命力调动起来,是人们活动的强有力的动机之一;兴趣使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乐此不疲”。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活动,都在研究。不过,有的人是主动地活动和研究,有的人却是被动地活动和探究。例如,有的学生视读书为“苦差使”,似乎是教师和家长硬要他学,只得愁眉苦脸地学下去,学习效果不大;相反,有些学生对各种学习活动都很自觉,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前者是“要我学”,后者是“我要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无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呢?实践证明,它主要依赖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通常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以教师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具有迁移作用。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从心理上接纳并认可任课教师,才能以轻松、积极的态度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行为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谈举止、道德修养方面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要和蔼热情,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避免“一言堂”。如遇到偶发事件,教师要冷静克制,不能讽刺挖苦、盛气凌人。教学既是知识的传授,又是情感的交流。建立融洽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尊敬感,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着装要大方、端庄、整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以新颖的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教师应从每一课的新课导入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语设计一定要独具匠心,导语好比“药引子”,学生愿不愿意上这堂课,与这个药引子是否有味很重要。有特色的导语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胃口大开,食欲大增,否则,将味同嚼蜡的药引子硬往学生肚子里灌,最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学生消化不良。新颖的新课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这节课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以适当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心理学实验表明,在竞赛的过程中,威信性动机或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激烈的竞赛可以使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在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适当地开展比赛,对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如在课堂上要全班学生朗读的时候,如果学生无精打采,有气无力,教师可开展竞赛,进行分组朗读,看哪个组读得最好,这样一来,就会一组比一组读得更好。
四、以巧妙的比喻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喻,也称打比方,即是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易掌握。例如,初
三《思想政治》教材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都是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学生一旦弄不懂就会对它失去兴趣。“巧借比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使我们从浅显易懂的道理中得到启迪,帮助我们攻克难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用脚与鞋的关系比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两者之间的关系犹如人的脚和鞋的关系一样。脚小鞋大或脚大鞋小都不行,有多大的脚就需要有多大的鞋子,鞋的大小要和脚相适应,当脚变化的时候,鞋子也要跟着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是这样,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五、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和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课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果的好坏等等,均可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不少实验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的学习积极性高,进步较快。因为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起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
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性格,客观、公平和及时地作出评价,在表扬优点的同时,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使其改正,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应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在充满兴趣的课堂气氛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