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中的“批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轶群
摘要: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宜简单生硬地运用。教师要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批评,要有理有节、留有余地地批评,要刚柔相济、富于启发地批评。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基础上和前提下开展批评。
关键词:批评 艺术 尊重 爱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成长的――接受批评、自觉反省而努力改正,从而更好地成长。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育管理中正确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的学生,他们是相对意义上完整的社会人,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心。我们要给予适当尊重,否则教育工作将事倍功半甚至酿出教育悲剧。要使批评达到一定效果,就要同他们心理相融、感情相通,这就必须分析和研究被批评学生心理状态和特点,掌握批评的艺术。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事,教育者严谨而温婉的工作作风,灵活而策略地运用教学原则,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的最高追求。对于“批评”,结合工作实际,我浅谈几点体会:
一、批评要掌握事实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切批评必须建立在充分、全面掌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不能让被批评者觉得是无中生有,从而有被“误解、欺骗、冤枉、不公正对待”等感觉。有的学生学“精”了,为了避免教师对他的“惩罚”,往往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根本达不到矫枉过正的效果。如一个学生,常常在班上捣乱,找他谈时他又往往不说实话。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在批评他之前,都从各方面掌握他所犯错误的全部材料,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细节而花上大半天时间。随后批评他时。在事实面前他就主动承认错误了,反复几次,他的侥幸心理弱了,觉得经常受老师批评没什么意思。在期末考试动员会上,他主动上台发言,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力争受到表扬。
二、批评要有的放矢
批评有针对性收效才大。教师在台上大讲特讲。讲得大、讲得空,一般学生摸不着头脑,犯错误的学生也不怕,还是我行我素。批评要有的放矢,要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要带有明确的目的,点明改正的方向。如某学期的中考刚过,统计表明我们班的成绩没什么优势,我立即召开班干部会议,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班会上我做了有的放矢的批评,列举了一些学生在学习上做得不够的具体事例,然后给他们提出目标,最后指派一名班干部对一些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同学进行督促。并及时向我反馈情况。结果在期末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又领先了。
三、批评要有理有节、留有余地
批评时或点到为止或不指名到姓而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对教师的宽容产生认同、对自己的错误产生负疚感,从而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武断定性,否定或者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积极性,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某学生常常旷课,以往的教师批评他都听不入耳。不少教师将他判了“死刑”。有一次他又旷课,他回校后我批评了他,不过我没有历数他的过错,也不讲他屡数不改,而是叫他将以往旷课的原因总结出来,叫他想想,有什么原因:是不可以克服的,我可以帮助他。第二天,他对我说,旷课的原因都可以克服,其实可以做到不旷课的。于是我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你已经懂事,自己想想吧。后来一个学期他都没缺过课,连迟到都极少。
从学生的心理承受出发,恰当地运用“留有余地”的批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可能情况很糟糕。我校一位女生因拉肚子而迟到,正在上课的年轻男教师问她迟到原因,她难为情不说,于是教师不准她进教室。冬天室外很冷,从小娇养的独生女没有受过这等委曲,便哭着回家了。其父一听很生气,便亲自送女儿到校,猛地把教室门打开,对女儿说:“进去!我看谁不让你进!”这位教师很难堪。岂止难堪!丧失了个人威信不说,又使学生潜意识里增长了“不尊重老师、削弱纪律意识”的野性。
四、批评要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的批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去作教育,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常常用刚制柔。以柔克刚。对女生用刚,则有震撼力;对男生用柔。则化解顽石。刚与柔的使用均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特别是些犯有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做了错事,受到别的同学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破捧”的想法。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要求,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对这种学生,在平时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结束会更好。
五、批评要迂回启发
我们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而且要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避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引导帮助犯错误的学生消化、理解、醒悟,从而改正错误,使批评到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一位学生迟到了,气喘吁吁地来到教室门口。随着一声“报告!”教师转过身来,迫不得已停下来正进行着的导人公式教学,心里很生气。但当他看到满头大汗、尚在喘息不止的迟到学生时,脱口而出的是表扬而不是批评:“虽然你迟到了,但表现不错,你的满头大汗说明你在努力使错误程度降到最低,我相信你以后会争取做到不迟到,请速到座位上去。”这位学生以感激和愉快的心情上完了这一课。我想,他今后将不会迟到,他也将会努力去把可能出现的失误或错误争取有所弥补或争取把不利程度降到最低,而不会消极地一错再错。同时。其他同学也借鉴到了“对已出现的错误要努力使其程度降到最低”。在批评教育中,我常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中,例如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以历史人物张学良戒毒、廉颇负荆请罪等的典型例子,引导他们认识到“悬崖勒马”的重要性和“浪子回头”的可行性,从而坚定他们改正错误的意志。由于这种方式能寓思想性和形象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大大增强了批评教育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有一点我们教育者必须恪守的原则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到教师用意的。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