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喻继葳

  摘要:学困生的成因错综复杂,但多由各种学习障碍所致,因而学习障碍研究是学困生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谈一点见解。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 学困生转化 转化对策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数学素质较差的学生,他们认为数学太抽象,枯燥无味,因而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数学学习困难的“学困生”。不少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通过对他们的观察、询问、调查,发现产生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从教育教学角度可将其形成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
  据调查发现,学困生学习往往比较被动,还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教师家长的责备,甚至有位学生曾对我说过:如果考大学不考数学,我马上就不学数学了。正因为数学学习没有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结果就不能形成自觉求索的执着信念,所以一遇到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使数学成绩越来越差。
  
  2、意志不强。
  意志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学困生由于对数学学习的艰苦性估计不足,故而常常在学习过程中一发现难题就想放弃,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另外对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往往懒于订正,不去主动寻找致错的原因。
  
  3、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心理。
  学困生们对学习过程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连贯性,自学能力差。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不能发现当堂课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提出问题,对教师当堂课布置的练习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解题步骤马虎,不愿动脑;课后没有对本堂课的概念、定理及公式进行及时有效的复习,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主动思考:对待考试,认为是学校逼迫自己学习的一种手段,考试不过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考试过关只是他们的幸运,因而缺乏竞争意识。
  
  二、外部原因
  
  1、初中阶段的基础差。
  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毕业直接到初中学习,其中包含一定数量的成绩不合格者,无法适应高中学习,未处理好初中与高中的知识衔接,造成学习困难。
  
  2、教材的原因。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3、应试教育。
  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在唱“主角”。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赶进度,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现过程,不重视知识的消化和巩同,陷入高一重全体,高二重视中等生,到高三就以优生为授课对象,盲目地提高难度,大搞题海训练的误区。这样无疑抛弃了部分学生,严重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三、有效措施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2、遵循数学学科特点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于学困生来说,由于旧有基础打得不牢,而新知识又多是建立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当这些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抽象内容增多时,学生往往难以接受这些新的知识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一些人认为大班教学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教学层次,实施分层教学,采取分层作业,对数学学困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加强对他们的辅导、转化、督促。这里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耐心地辅导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他们逐步提高。
  
  3、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困生与非学困生在智力上无显著差异,而非智力水平差距则较大,这些学生在自信心、意志力、毅力、兴趣、情感等一系列非智力因素上赶不上别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排除外界干扰,抑制不良情绪;(3)知难而进,遇到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并和家人、教师、朋友分享成功的喜悦等。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情感的交流。
  在学困生学习转化对策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感染力,沟通和培养师生的感情。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探索教育与教学艺术:二是要善于同学困生沟通,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扫除心理障碍;三是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师生情感,促进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智力参与程度,让他们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上述的几种学习障碍的矫治对策,在实际运作中要互相兼顾,有所变通。只要我们在摸清数学学习障碍的基础上,按照学习转化的一般对策灵活处理,一定会对各类学生不同的学习障碍的矫治带来帮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