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学习策略的理论比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舒 艳
摘要: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通过3种测量量表的比较,提出了三种学习策略,并从概念等价性,可靠性、内部结构有效性、跨文化的元分析等方面对量表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文化特殊性在量表中的重要作用,跨文化元分析在研究中关键性等观点。
关键字: 学习方式 概念等值性 跨文化的元分析
一、学习策略和相关量表
本文以心理学为基础,从大量的研究中对不同文化的教与学进行了比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马顿和塞里欧就在瑞典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提出了“表层式”和“深层式”学习方式。所谓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是指被试趋向集中于单词和句子层次的阅读。使用表层式学习方式的学生不能解释作者的寓意,只能够回忆起文章的孤立的事实性片段。而采用深层式学习方式的被试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他们趋向于集中在主题和主要思想上,而且他们一般试图去为了意义而进行阅读。采用深层式学习方式的学生能够提供对作者意图的一个更精密的概括,而且经常地运用阅读中的摘录来支撑他们的推理。于是,马顿和塞里欧提出学习结果的质的不同取决于所使用的阅读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的学习策略,上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的比格斯和英国的恩特威斯尔独立的开发了一组用于测量学生学习方法的量表――学习过程问卷(LPQ)、研究过程问卷(SPQ),1987年,恩特威斯尔和拉姆斯登又建立了学习方式的数据库(ASI),并增加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成就式学习方式。采用这一方法的学生尝试着通过“努力而有效的学习”这样的策略和保持浓厚的兴趣来实现可能的最高成绩。他们运用任何他们认为将能使他们学术成功的机会最大化的策略,包括“死记硬背很多的事实”或者“理解基本的原则”等。
二、学习策略和测量量表的相关性比较
当这些测量量表(SPQ、LPQ、ASI)被运用到不同的文化范围内,我们不禁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而当我们在对不同的学习策略进行比较时,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这些所使用的测量量表对来自不同文化的被试对象是否会具有相同的信度和效度。这也必然让我们关注概念的等值性、可靠性、内部结构有效性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因素。
1.概念等价性
对我们所使用的测量量表我们首先要鉴别概念的等价性。贝里在1989年提出概念等价性的观念与文化本位和文化客位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文化客位的研究致力于对什么是通用范畴的文化进行比较。而文化本位研究只使用从某种特定文化内部所浮现出的概念。区分这两种研究类型对我们非常的重要。屈安达斯在1972年就指出伪文化客位研究的危险是将一种文化的概念强加于另一种文化之上,就像他们通常在没有进行任何前期研究而空口证实假设的准确性的论断。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称他们主要通过比较来自不同文化的被试对问卷反应的分类来鉴别概念等值的问题,主张用项目-偏差分析法来进行分析处理。可是,我们不得不问,这些概念是等值的吗?于是,研究者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马来西亚、尼泊尔以及南太平洋大学等非西方学生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研究。
贝格斯(Biggs)和恩土斯特(Entwistle)在尼日利亚的首都拉各斯的一所小学,采用一种基于120小时观察的人种志研究,得出了尼日利亚的学生被训练相信学习的本质是采用一切手段甚至是欺骗来获得正确的答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认为理解问题的过程和获得解决方案的过程是不重要的,鼓励肤浅和表层式的学习等结论。从1991年到2000年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对中国香港和内地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理念进行定性研究。认为中国学生同时建构了“深层式”与“表层式”两种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中国学生把默记既作为表层式学习方法又当作深层式学习方法,而西方学生仅仅把默记当作表层式学习方法的结论。尼泊尔的研究者在对尼泊尔的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无论采用深层式还是表层式学习方式,将品性形成作为学习的概念尼泊尔学生都体现出了比西方学生更低的认知水平。因此,这才能合理地得出结论,深层式或表层式学习方法的建构都与非西方的文化有关,而文化特殊性是必须考虑的。
2.可靠性
任何一种测量仪器的反应都需要在它所使用的文化范围内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沃特肯斯(Watkins)2001年指出通过来自不同的10个国家的6500名学生中的14个独立样本对SPQ的反应的克隆巴赫系数超过了.50,证明了SPQ、LPQ、以及ASI在一定文化范围内的可靠性。并得出了令人满意的内部一致性与可靠性的估计。但是当它作为群组比较的研究仪器,却远远低于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所要求的重要学术水平。可靠性的测评对于澳大利亚的学生来说会略微偏高,因为它是发达国家,而对于尼泊尔学生又会特别的低,因为概念之间不具有相关性并与他们自身的英语能力水平相关。
3.内部建构的有效性
Wong在1996年通过比较LPQ和SPQ测量不同文化之间的预期理论模型响应的内部因素分析的结果,证实了LPQ和LPQ的内部建构效度。因此,LPQ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反应,像SPQ一样使用了相同的潜在动机/策略模型,通过10个来自6个不同国家的学生的抽样调查证实了深层式和表层式学习方法的两个基本因素。理查森(Richardson)对因素分析研究的评论也支持了ASI跨文化效度可作为一种对深层式和表层式学习方式的测量。
4.跨文化的元分析
跨文化的元分析是指对先前研究资料进行合并分析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其原理简单、系统,结果全面、量化,可靠性好,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统计分析手段。格拉斯(Glass)在1981年提出这种研究的目的是在元分析的传统中,使用定量综合分析来测试学习理论中跨文化的适当而可变的计划与深层式、表层式以及成就式学习方法的密切联系。而根据贝格斯的理论一个学生怎样学习,既取决于人又取决学习环境等有关的预示因素,尤其从跨文化的视角可以对下述关系进行研究:
(1)与学术成绩相关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方法会影响他们的学术成就,在任何一个文化里表层式学习方法对学术成就会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而深层式和成就式学习方法对学术成就产生的是积极的辅助作用。然而,通过跨文化的元分析并没有发现这样的实例在评价制度的奖励中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学习结果。
(2)与自我概念和控制源相关
充满自信的学生,特别是在学术能力方面充满自信的学生,以及对学习结果更有责任感的学生,很可能会采用深层式和成就式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要求他们更多的依赖他们对材料的理解而不是过度的依赖于老师和课本。任何一种元分析首先都是选择能够使用定量整合的研究。在这一阶段中需要作出一个判断,判断是否只是符合事先确定标准的定性研究才能够被包括,以及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调查中发现所有研究都至少要报道一种学习方法与自尊、控制源、或者学术成就的相关,(或者可以从它所提供的数据中去估计这样的相关性)倘若这种量表的回应显示出合理的内在一致性水平(克隆巴赫系数至少为.50),那么这样的文化是应该研究的。而这样的标准导致四项研究无法进行下去。研究、收集的获得一方面可以建立正式的以CD―ROM数据库为基础的检索,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可以采用非正式的手段,比如:在香港大学的图书馆里我们可以亲自查阅广泛的期刊杂志以收集研究资料;在国际会议中要求得到与此相关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材料;还可以给该领域中有建树的研究者写信或电子邮件。另一个问题则是从不同仪器的尺度中测量出的变量是否相同,甚至能否将其整合。在元分析中,正如他们的测试建设者所主张的一样,大量不同的学习过程的仪器被假定为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评价。此外,自尊、控制源、以及学术成就(通过学校测试、年级平均成绩、标准化成绩测试等等)这些不同方式的测量被假定为相同变量的测量。
一旦所包括的研究成果被鉴定,以及相应的相关性的被获得,那么平均的相关性就能被计算出来了。元分析的一个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对相关性程度获得全面的评估,而通常更重要的是找出这样的相关性是否会随着样本特性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希望这些能为了解关系的本质提供一些启示。
三、结论
以上我们介绍了跨文化比较学习的一些方法问题。这一领域的许多文献资料都使用了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当教育心理学家从实验室中走出来,开始关注从真实的学生和教师的视角去作第二层次的研究(从学习者的角度而非研究者的角度出发)时,他们才可以在理解西方教室中的学习过程方面取得真正的进步。然而,这些工作大部分都是将学生或教师个体作为一个分析单位,因此,这些方法并不适合作跨文化的研究。我们也可以看到,比较那些与设计出用来衡量大多数的工具相关的方法以及和学习相关的心理学概念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这里存在着公制对等性和取样的问题。幸好,检验大多数理论和培训项目是否适合不同文化只需对比不同文化中的一些相关因素或者对比各种文化内的方法。这种分析不需要对概念对等性进行严格的检验,对被研究的每一种文化中的被访者所使用的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无需太苛刻。同时,如何使用定性研究这一较新的方法(或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去探索概念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在真正去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学习过程当中,诸如此类的深入研究更是需要的,我们更加期望着它能进一步推动在不同文化中开发提高教学质量的培训项目。
参考文献:
[1]David,A.Watkons,Comparing Ways of Learning,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M].Springer Netherlands,2007.
[2]Sachs,J.& Gao,L.(2000):Item-level and Subscale-level Factoring of Biggs’Learning Process Questionnaire(LPQ)in a Mainland Chinese Sample of Physics Student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9.
[3]Biggs,J.B:Stud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studying,Research monograph;Melbourne: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1987.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比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