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邓江联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谈到了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其次找出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再次分析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针对老师和学生的不同任务分别做了阐述。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培养 促进
  
  一、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大学入学门槛的拓宽,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大学深造。在进入大学的同时,与中学不一样的变化也随之而来: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地面对学业。入学初所有的问题也由此而产生。因此在这个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仍然是必需的。那么怎么才能找到有别于初高中但又能使大学生迅速适应的学习方法呢?在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式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提倡和鼓励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主宰学习生活,积极主动参与每一个过程,积极主动探求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自主、自觉、自律、自强的习惯。其内涵可理解为学生必须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良好结合,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与学生自己因材施学的良好结合;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咨询者和鼓励者,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的管理者,学习活动的最终受益者。进入新世纪,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主要原因是: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比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更为重要;第二,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大学生具有“T”型的知识结构.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在逐步建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培养模式,但与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这就要求大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弥补学校教育模式的缺陷;第三,在大学之前的各阶段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所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地落在各高校的肩上。
  
  二、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
  
  谈到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无外乎两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首先我们看看内在因素,其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经济状况和身体素质等。多数大学生对自主学习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由于受高中学习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把自主学习作为自己的首选学习模式。从高中进入大学的过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是从有明确学习目标变为无明确学习目标的过程。因此也导致了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知道怎么通过以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大学课程。经济状况和身体素质也同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就其外在因素来看,其中包括所学课程、任课教师和学籍管理制度等。这些外在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产生影响。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教师应尽早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使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思想准备,积极观察、思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较好地度过学习适应期,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我国目前大学的校园范围都比较大,教学设施要比普通中学要齐全得多,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所以教师应引导刚入学的新生,在思想上应认识到:要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条件,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要迅速熟悉学校中的教学及辅助设施,如教学办公地点、图书馆、实验室、复印室、录音室、书店的开放时间和使用方法等等。
  1.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他们能够获得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借鉴采用一些方法:过程教学法,有些知识要重结论轻过程,但关键和重点的知识要重过程轻结论。重过程就是重知识的发现,使学生感受到知识都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问题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使学生有兴趣,目的性明确,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也曾经说:“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老师提出来,这是他们刻苦学习,主动钻研的表现。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出创新的火花。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的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高等教育倡导的这种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和教师持之以恒。作为从事开放教育的一线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角色”的转变,切实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生的传统关系,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信任、合作的自主性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和谐地发展,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学生必须有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势和倾向,主动学习应该表现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参与问题的设计,参与问题的解答,参与问题的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师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3.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这对于消除师德失范现象,促进良好师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评价一个教师工作的好坏,不能仅仅只看其静态的工作实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工作对象、动态的工作过程以及长远的工作效果,要看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坚持用自己的高尚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是否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是否坚持了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修养、规范教师的行为。
  4.大学生还要学会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来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大学里,教学内容所包括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单凭坐在教室里苦读书是难以适应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如互联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充分利用现代多种高科技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教学)来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当代高校要实现学生学习自主的目标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氛围,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当代高等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仅要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特点、专业特色、发展目标,加强师德教育,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自身的办学目标,才能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陈维.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若干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6).
  [2]金淑湘.大学生自主学习之培养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4).
  [3]金延凤,吴希红.自主与引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4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