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学校药学类专业微生物课程改革浅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姚 萍

  微生物学课程是职业学校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我校是药学、药物分析、化学制药、药物制剂、生物制药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传统的微生物学教学方式是以理论课为主体,实验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现在这种教学方式暴露出很多的弊端,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大都是为了加深对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对各类微生物的感性认识而设计的一些普通验证性实验,实验之间缺乏联系,实验过程中,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依葫芦画瓢”,实验的结果往往依赖教师做权威性的鉴定,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重点是掌握一定的操作和技术,理论课时偏多的现象越来越不适应现在正在改革的职业教育体制。笔者在近六年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对微生物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出以实验为主体,理论为辅助,并且以一套连续的实验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既保证了以实验操作技术为主体,在实验过程中融汇贯通理论知识,又能够统筹安排试验,在教学中节约了很多时间和试验试剂材料。
  
  一、从微生物学教学目的来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药学类专业学习微生物这门课程,总体有这样几个目标:1.药品生产各环节的消毒灭菌处理工作。2.GMP车间在环境和工作人员方面对微生物的要求。3.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查工作。4.一般微生物的培养,接种技术。5.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微生物的染色技术。6.一般微生物的鉴别方法。7.对于生物制药专业来说,为下一步学习发酵技术等专业课打下基础;对药物分析专业学生来说,为下一步学习药品生物检定技术打下基础。
  总结这些生产中的实际要求,我们得出结论:微生物学的教学应该以实际操作技术为主要与重点内容。因此笔者对微生物学进行分析总结,将上课地点搬进了实验室,将实验归纳总结为一个个的项目,把理论知识也附着在实验项目之中。
  
  二、将各个实验进行统筹安排的必要性
  
  在实验的时间先后上,如果没有统筹的安排,将会有很大的材料浪费和人力的浪费。因此,我们将所有的实验进行统筹规划,将前一个实验制备的产品用于下一个实验,这样既有连贯性,同时还有很大的节省。
  
  三、课程改革内容
  
  将整个教材分为以下几个试验模块:1.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2.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3.微生物菌苔菌落的观察;4.微生物的染色技术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5.细菌大小与数目的测定;6.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7.体外抑菌试验;8.抗生素的效价测定。
  
  四、具体模块分析
  
  (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本模块任务:1.配置培养基(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固体、液体、半固体培养基配置方法,同时掌握微生物生长必需的条件),2.将培养基进行包扎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干热灭菌法原理及操作方法,同时掌握彻底灭菌(包括芽孢)的方法及意义)。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配制、分装、包扎、灭菌技术,还为下面的所有实验准备了试管装的斜面培养基和三角瓶装固体,液体培养基。
  (二)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本模块任务:1.试管的斜面接种,2.培养皿的分离划线培养,3.三角瓶的液体接种培养。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操作,学生能够掌握的操作技术:使用酒精灯的无菌操作技术,固体、液体培养基的接种技术,如何分离得到纯种细菌的技术;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菌落及菌苔的含义,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同时为下一步的实验准备了大量的微生物培养物。
  (三)微生物菌苔菌落的观察。本模块任务:观察各类微生物的菌落菌苔特点。本实验直接取上次实验培养的微生物培养物进行观察,从而概括得出细菌、放线菌、真菌三大类微生物菌落各自的特点作为鉴别的依据。
  (四)微生物的染色技术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本模块任务:1.将微生物进行单染色、革兰氏染色,2.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为了进行这两项操作,学生会主动学习染色原理,显微镜操作原理,油镜使用原理,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本模块使用模块二的培养物来进行染色观察。
  (五)细菌大小与数目的测定。本模块任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和测微尺进行微生物数目和大小的测定。
  (六)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本模块任务:检测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人体表面的分布情况。本实验使用模块――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倒平板进行检测。
  (七)体外抑菌实验。本模块任务:使用琼脂扩散法进行检测几种化学消毒剂的抑菌实验。本实验使用模块――实验中配制的培养基。
  (八)抗生素的效价测定:本模块的任务:使用二剂量法测定一种抗生素的效价。本实验使用模块――实验中配制的培养基。
  
  五、考试考核方法
  
  根据教学过程的模块化改革,考试考核方式也随之进行改革,由原来传统的一张理论试卷定分数的方式,改为以实验为主要考核方式。将八大模块的结果进行考评打分,在最终成绩中占重要比例,然后学习结束时的考核分两部分,一是实验室内现场操作考核:从八个教学模块中选取一些重要的操作技术,比如染色技术、灭菌锅的使用技术、培养基配制方法等等,学生抽题,抽到后现场进行操作考核;二是抽取两个理论题进行回答。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更与实践相接近,更具有实际意义。
  
  六、总结
  
  实践证明,以项目实验为主体,理论辅助在其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实践技术操作,能够较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而且能够将单个独立的项目实验联系起来,不仅教学效果好,还节约了很多实验材料。
  
  参考文献:
  [1]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8.
  [2]罗跃中.浅谈高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07.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5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