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书俊

  摘要: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会计课堂教学是中职会计的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水平的提高。本文从中职会计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实施模拟教学、运用举例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多方面对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会计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市场经济的蓬勃兴起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规格和结构需求的新变化,以及国家对会计工作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中职会计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在会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把更多的会计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学生都能理解、掌握,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此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对如何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一、中职会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正确的课程体系设置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但现在的中职会计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先在学时方面。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开设了太多的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的开设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与专业课中的理论课以及实践课有效协调起来,因为现在中职大多学制相对比较短,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如果文化基础课占据的比例过多,势必会挤占专业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其次,在课程设计上不能够突出重点,枝干末叶一起抓,讲究大而全的学科设置,导致中职会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多方面的东西都了解一点,但是都不精。中职会计培养定位在职能技术培养方面,与大专、本科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突出其重点与不同之处。再次,课程的设置内容有重复累赘之嫌疑。例如关于投资、成本性态与成本差异分析在《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经济活动分析》中,税收法律制度等内容在《经济法》、《财政与税收》等课程中交叉重复,经常出现各科课程都讲,浪费时间,或各科课程相互回避,结果各门课程都没有讲到的情况。
  (二)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没有贯穿全部的教学过程
  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有明确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而且要将它们贯穿于全部的教学过程。事实上,我们并不缺少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所缺少的是未能将它在教学过程一贯地体现,致使教学宗旨和目标与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例如,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强调学生要有明辨是非与承担义务与责任的意识等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缺乏具体的教学手段将它们很好地体现出来。例如很多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不能写出好的论文与研究报告,因为他们缺乏这种能力的训练,平时教学中也未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及其效果与教学宗旨或教学目标相对比,来考查其学习效果的优劣。
  (三)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中职会计教育受传统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条件限制,课堂教学的模式主要是教师课堂上灌输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中缺乏实践性的模拟教学,对学生也缺乏引导性的启发。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长此以往,学生难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导致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式的接受地位,难以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中职学生一般的知识基础决定了单纯采用理论灌输教学方式不利于他们的理解与吸收,而我国大部分中职在会计教育中并没有将案例教学方式提升到一个有效的高度,很多学校还是流于形式。
  另外,在教学手段上,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得较少,除对会计电算化培训采用较多的计算机教学外,其他课程基本上是停留在教材、粉笔、黑板这一层次上,落后的教学手段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
  
  二、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一般都要受到学制的制约,要使会计中职学生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拓宽知识基础、掌握尽可能多的职业技能,必须打破现有的基本学科界限,走课程重组的发展思路。
  首先,要通过淡化专业的学科体系和课程的知识体系,来降低文化基础课在总学时中的比重。在文化基础课中,主要突出经济应用数学、外语与计算应用基础等几门课程,其它课程可以调整到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中开设。
  其次,对相近的学科知识进行“削枝强干”的重新优化整合,构建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的新课程体系。从一线会计人员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适用与够用”的原则,将多学科理论进行合理的编排,协作重组,减少学科门类,建立综合课程,把一些相互有关联的科目放到一起进行教学以节省教学时间,让学生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训练中去。
  第三,根据教学目标需要适当增删课程。同样的课程和内容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学侧重点不同,在实际授课时,对有就业需求的学生应侧重专业技术的学习,对有升学需求的学生应侧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贯穿教学过程。
  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更好地实现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我国中职院校会计教育的基本目标应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为达此目的,就必须贯彻“教、学、做”融为一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因材施教,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讲究方式方法,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普通教学的基础上,要注重个性化教学,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课后,应通过和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师益友的好形象。
  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点是适合企事业单位和部门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合格人才。市场需求向人们昭示:职业教育应由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尽快转向对社会通人才的培养。所以,职教课程的目标应全方位上移,职教课程育人的价值取向应由注重培养“适用当前”的职业操作人员转向注重培养“适用未来”的社会创造者。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有许多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施模拟教学,营造和谐课堂。
  模拟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科内容与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模拟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分两种:
  一种是单项模拟教学法,即以理论教材的某一章节为单位进行模拟教学。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开展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验,会计账薄开设和登记实验,结账和错账更正实验等。
  二是综合模拟教学法,主要是锻炼学生将前面学过的相关会计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如以某一工业企业某月份的会计资料为模拟对象,指导学生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进行全过程的会计实务的模拟演练。例如,银行结算方式的讲解,根据《支付结算方式》的规定,目前企业可以采用的有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支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等,每一种结算方式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期限、条件具体流程等,怎样才能讲清各种结算方式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呢? 让学生选出四位同学分别代表结算中最基本的四方,可以由二位男生代表二方企业,由二位女生代表二家开户银行,根据不同的结算方式的程序步骤,进行凭证的传递及各种手续的办理。这种模仿实际情景,进行逼真的实战演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会计知识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并且培养了动手能力,同时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

  2.采用案例教学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会计专业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抽象与具体的结合、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举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物、实例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扩充学生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企业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教师可以通过结合例子分析这一内容:假设有一家电脑公司购买了100台电脑,每台电脑进价5000元,共有资产50万元,但公司因某种原因,被宣告明天就要破产。这样,连老板都得另寻出路,会计核算还有什么用呢?因此,会计核算必须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能得以进行。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以多媒休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使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得以结合。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有关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例如,针对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经历单一,缺乏经济生活背景这一事实,围绕会计教学内容、环节,拍摄实际会计工作场景的纪录片。具体可包括出纳业务流程、账务处理流程、纳税申报流程、财务报告编制流程、资产清查处理流程等。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并促使其向能力的转化。
  其次,充分利用相关财务软件进行教学。中职培养的会计人员在毕业后应该具备从事相关的会计实践工作的能力,而现在一般的企业都会引进相关的财务管理软件,如用友、金蝶等,那么在中职的会计课堂教学中,哪怕是基础性的理论课程,都可以结合相关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在理论部分讲授完成后,运用相关财务应用软件对该部分理论的应用进行模拟实践训练。等到系统地学完相关理论后,再把每一章节的内容系统串联起来,将会计实践的整个流程以案例演示的方法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要求学生们对“开始建帐――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反复操练,这就避免了单一讲授理论的枯燥无味,同时满足了学生们急于实践的心理,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课题目标的完成。
  总之,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不应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过程,要有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在这些基础上探讨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方法。我们探究课堂教学方法,目的在于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学会、学好,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为市场经济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田自美.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索[J].职教论坛 2007,(6).
  [2] 李晶.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会计课堂教学中[J].职业圈子.2007,(6).
  [3] 冯洪江.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5).
  [4] 黄盛幸.和谐课堂教育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论坛,2006,(4).
  [5] 黄智高.中职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