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实践、应用、理论于一体的学科,是学生进入会计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技能。现我将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并对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 会计电算化 教学质量
会计电算化是实践、应用、理论于一体的课程,是基础会计与计算机知识兼备的一门学科,是现代会计信息化要求下应运而生的产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岗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位置,中职学生如何熟练运用会计软件来处理日常业务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很多中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弱、理论与实际不能融贯汇通,已不能满足企业工作需求。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1、课程目标过于简单
中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日常的操作,从而忽略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的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演示一遍,学生操作一遍,纯粹的机械记忆,电脑一关,学生忘记了,学生没有充分理解财务软件的各功能模块的原理和钩稽关系,出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没办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2、财会教师计算机水平有限
電算化会计已成为集计算机学、管理学、信息学和会计学融为一体的跨知识学科,对学生适应综合型工作岗位专业理论以够用为度,重点是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会计软件的日常运作,培养学生在会计软件方面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具备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但我们财会教师擅长于会计业务的操作处理,对于计算机的软件开发、日常维护管理缺乏的,电算化系统出现问题没办法及时解决。如果财会教师计算机水平受限,是很难培养出一个会计电算化综合型优秀人才。
3、实训室设备较单一
有些中职学校电算化软件安装在计算机机房即可,未有专门的实训场所,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一定程度上未能满足实训需求。对于会计工作的岗位分工合作工作环境的模拟实训无法进行,会计、出纳、总账、审核、记账工作全是学生一个进行操作,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一般学校只学习一个财务软件的会计核算功能模块,但每个财务软件操作及功能都有差异,学生不懂知识迁移的运用,经常在工作中换了别的财务软件就做不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4、学生基础较薄弱
目前中职生学习基础知识薄弱、比较懒惰、不爱学习,大部分是屏幕哥屏幕姐,对于会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计算机基础知识又是似懂非懂,学生学习电算化课程只会根据教师演示步骤进行业务操作,未能融合运用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这是学生学习电算化的局限性。
二、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
1、合理设置课程教学目标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你就要输送什么的人才,大多数企业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特别是总账、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报表等核算,这就要求学校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培育电算化人才。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侧重电算化核算工作和模块教学,通过模拟工业、商业、小企业等不同行业的经济业务核算,让学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初始化设置,根据岗位分工自主进行会计业务实训。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分小组分岗位进行,出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并学会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善于思考的精神,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2、提高财会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系统维护能力
会计电算化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具备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原理、电算化系统安装、管理和维护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一、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较强的教学能力、能专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授课,做到融会贯通;二、鼓励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系统的专业知识理论、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三、学校要让教师走进会计软件公司,学习先进的会计知识、电算化系统方面的知识,懂得管理、维护系统;四、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教师要了解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我们就要走进企业参观实习,深入企业的岗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邀请企业会计人员到实训课堂现场教学,模拟实训,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会计工作岗位。
3、完善实训室场所和设备
良好的实训场地是顺利开展电算化教学的保障,这就要求学校建立专门的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安装多媒体教学平台和财务软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教学,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利于知识的掌握,教师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而针对性教学。根据不同行业的手工会计岗位的分工,分小组分岗位进行电算化实训,让学生充分模拟企业进行实训,从而提高学生使用会计软件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让学生多学习两三个的财务软件的业务操作,让学生掌握不同财务软件的异同,便于学生就业后能快速胜任不同的工作岗位。
4、加强基础会计的学习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有计算机知识,还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期认真学习好基础会计,为学习电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手工会计的操作,明白做账的基本流程和各个功能模块的勾稽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电算化处理。
5、形式多样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选择影响着学生操作能力的掌握,更直接决定教学效果高低。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做到讲练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的模拟企业业务实训,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鼓励学生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进行阶段实习和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训方式,既有效利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突出了课程实践特色,加强了对学生的会计岗位专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操作能力等各项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可采取情景教学法、示范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自主实训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比如: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实践教学系统,采用独特的情景教学法,按不同行业的实际会计业务操作流程,处理仿真会计业务。教师教学坚持三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与学习相结合、专业与兼职相结合 ;四个步骤按照“课堂讲演—示范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的电算化技能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的融入企业财务工作,体现了工学一体化的教学。
以上便是我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几点思考,希望专任教师能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毕业后更好的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
参考文献
1.《会计电算化原理与应用》出自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7-10-01,作者:黄崇本
2.《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研究》出自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2008,作者:庄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4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