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激发学生上好语文课的关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 芳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自身才能。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工具课,孩子们从降生便开始接触语文知识。在入学以前,父母便是第一任教师,他们直接传授和让孩子亲身去体验。而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限,如何让他们保持学习的新鲜感,以得到更多的知识呢?巴甫洛夫曾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有感情。小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是不稳定的,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兴趣,没有受内心稳定的需要支配,不论是其形成,还是其变化,都同某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有关,特别是来自授课教师的直接影响。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我认为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是根本的途经。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喜欢学这门功课的前提。假如学生跟教师的关系紧张,不要说喜欢学,恐怕一听到教师的名字就从内心生出抗拒的情感。无心向学,厌学情绪产生,在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去学习,怎么可能把学习学好呢?
二、让学生自设“问题情境”,寻找学习兴趣的支点
教学时要求学生学会质疑,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田忌赛马》这个题目,要学生根据中心词“赛”来设疑。学生设的问题是:①田忌是谁?②田忌是怎样的人?③他是什么时候的人?④田忌跟谁赛马?⑤田忌怎样赛马?⑥赛马的结果怎样?⑦田忌为什么要赛马?问题一提出,学生便按照这个思路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一开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掌握课文的整体内容。《甘柚》一课,我先要学生找出中心句,并把这个中心句变化成问题:为什么说:“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呢?”带着这个问题回头来学课文。这样让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调动起来。
三、根据课文特点选择教法
常规的教学步骤一般为字、词、句、段、篇。如果每课都这样按部就班,刚开始学生还有热情,可这种热情不能持久,这不利于教与学。常言道: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像《蔬菜》采用直观演示法;《田忌赛马》采用设疑铺展法;《苦柚》采用直奔中心教学法;《颐和园》采用整体――部分――整体教学法;《凡卡》采用内容分类教学法;作文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教学法、演示法、导评法、评析法等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使用多种媒体手段配合教学
传统的教学媒体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这已不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更不能满足学生那已被万花筒般的世界浸染的心灵。因此,要积极运用多媒体体现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创设能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知识海洋中尽情吸收,探求问题。《梅花魂》这篇课文,写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心,我在开课前让学生看《我的中国心》卡拉OK录相,注意歌词,从而引入课文,理解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感情。老华侨因年纪太大不能回国,可祖国的山山水水令他魂牵梦系,不禁不住痛哭。随后又播放了《我爱你,中国》的卡拉OK录相,要学生从歌词、从画面去体会老华侨对祖国的日思夜想的深情。老华侨把浓浓的爱国热情寄托在梅花身上,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让学生说了华侨老人为什么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让学生说,从古到今哪些炎黄子孙具有这种梅花精神。最后我又播放《红梅赞》使学生从革命烈士江姐的光辉形象中感受到老华侨虽然身处异国,却永葆中国人的气节,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由于使用了卡拉OK录相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自始至终对课文的学习抱着浓厚的兴趣。
又如教学古诗,学生手上有不少参考资料,照本宣科实在乏味,我把学古诗的一般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学,然后采用给古诗配画,做模型,学古人吟诵全诗并配乐,或让学生当导演,把古诗画编成一组电视镜头等方法来巩固对内容意境的理解。这样,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都想一试为快。学生一旦有了学习上的激情,他们就会把繁重的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内心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产生一种巨大的内部推动力来学好功课。
五、运用恰当的竞赛也能提高学习兴趣
竞赛能激起孩子争上游的欲望,这种欲望会无形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上课时结合课题练习与学生个人之间、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把基础训练的内容用分组竞赛的形式来完成,一单元课文学完了,根据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设计语文综合知识兴趣课,作为课文学习的延伸;学习阶段的课避免“炒冷饭”,以“夺红旗”、“登山比赛”“海边看日出”等专题,设计成学习知识的兴趣课。学生兴趣勃勃,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学得轻松愉快,正如古代一位教育家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尽量少布置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多布置动脑、动口的作业,根据学生情况设A、B类作业,有的作业可做可不做,乐于做的人加分,或奖励“红星”,“鲜花”;节假日,也尽量不布置书面作业;期末语文考得好的学生可以获得免写寒暑假语文作业的奖励,其他也按分数档次来布置作业……以这样的形式来激励学生努力上进,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让学生有空余的时间自己支配,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第一课堂服务。
另外,给中下生开绿灯,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给学生设计跳起来摘苹果的问题,让其多品尝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参与课堂板书设计……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产生兴趣,从而学好语文。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便没有走进科学知识宝库的欲望,他会绕道而行,不会推门而入,那就根本谈不上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培养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是保证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条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