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占红
摘 要:注重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是很必要的。在轻松的学习环境里,调动学习兴趣,改变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现象,可使学生的身心在爱学乐学的愉快情景中健康成长,学以致用。精彩导入、巧妙创设情景,设计实验、诱导探究,幽默讲述、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释疑均可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课堂 兴趣 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会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则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化学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注重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是很必要的。在轻松的学习环境里,调动学习兴趣,改变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现象,可使学生的身心在爱学乐学的愉快情景中健康成长,学以致用。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点收获。
一、精彩导入,巧妙创设情景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学习第九单元溶液时,可向学生展示学校周围的洗衣店的图片,然后围绕如何更好地洗衣服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学习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组成,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也感受到化学解决实际的问题的亲身体验。
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二、设计实验,诱导探究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例如,在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可先在烧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向烧瓶中倒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将带有气球的橡胶塞塞到烧瓶上。过一会,可以观察到气球鼓起来了,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学生实验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幽默讲述,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释疑
教师要用的语言传授化学知识。原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随和、可亲可近,方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教师先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氢气莫等闲,屏气观察再加热,反应完毕冷却后,停止通氢(气)为结束;倘若固执不照办,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在“颜色看”三个字上放慢速度,给人一种似警告的威言。如果先加热,再通氢气,加热的氧化铜就可能引爆不纯的氢气。后两步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当大家看到试管里的氧化铜颜色变为红色后又变为黑色,全都惊奇不已,寻思之余,又为“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双含义的领会而眉开眼笑,并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果想进一步说明实验顺序,可以说氢气比较敬业,“早出晚归”,而酒精灯“迟到早退”。通过顺口溜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另外,化学概念在教师教学中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和记忆中也比较难,把化学概念作为谜语让学生记忆理解就会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幽默。例如,“个别审讯”――单质(单个的质问),“学而时习之”――常温(经常温习)……这些谜语当被解释的时候,学生会感到茅塞顿开,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强化了记忆。
总之,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究知识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部动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从而使“强制性”教学活动变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6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