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鲍建华
摘 要:新课标下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已经成为地理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地理课程富含人文教育资源,对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条件,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良好的地理教学渠道,以促成学生的“情感、态度、意识、行为”等人文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 地理价值观 人文地理素养
地理作为一门自然与人文并重的学科,教学不仅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地理素养,还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人文地理素养教育的重任。但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偏差,这种思想在我们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和体现,使得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水平普遍较差。值得庆幸的是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已将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它也是普通高中地理教育的终极目标。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呢?主要是指学生经过地理教学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它由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素构成。地理素养是个体的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也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质,更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喜好的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驱动学生自主地学、努力地学,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关键。心理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两种,当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学习者往往会将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储存在“长期记忆库”里。因此,地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地理教学情境,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从“怕学”到“好学”再到“乐学”,以发挥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可塑性好,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策划每一堂地理课,添加一些有趣的问题,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引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渴望,从而顺势引入正题。比如上“洋流”这一小节,在讲述风海流的时候,就可引入“当年,航海家哥伦布在西印度群岛做了标志的椰子壳扔入大海,后来居然在法国的比斯开湾被发现”的这一故事。并设置疑问,诱发学生主动思考:这是怎么回事?在分析补偿流时,可设置疑问:“为什么在秘鲁附近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渔场?”在介绍密度流时,又可以利用“在二战之时,英国及其盟军严密封锁了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然而德国潜艇却能自由出入此海峡,袭击英国战舰,致使英国蒙受巨大的损失”这一事件,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无穷奥妙和现实意义,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又何愁他们不乐意好学地理呢?
2.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
在学生的观念中地理是一门抽象的、枯燥的、难懂的又没有什么用的学科。但事实上,地理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的科学,是一门与社会现实关联性很强的学科。一切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乡土地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政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就很容易拉近学生与地理学科的距离。比如讲“气象灾害”一节时,我们可用江南丘陵地区在6―7月的梅雨天气或者是7―10月浙东沿海的某一台风为例,讲述暴雨与洪涝灾害;又以江南丘陵地区在7―9月的伏旱和某一年冬季该地区柑桔的冻害为例,来讲述干旱与寒潮灾害。所有这些鲜活的乡土地理,都可让学生感悟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与我们的现实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地理。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使学生对地理产生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搞“一言堂”,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地理知识传授于学生,这样只会挫伤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教师必须提高地理教学的艺术性,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地理课堂充满生机。比如在上“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这节课时,就可创设一堂流水侵蚀作用的实验课,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地形坡度、土壤性质、地表植被和降水强度等因素对土壤侵蚀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有关数据,以探讨地表形态与流水作用的关系以及造成我们周围山地丘陵地区地表水土流失的原因。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节,则可采用地理实践的形式开展社会调查,让学生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一系列过程去发现城市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假如课堂能做到堂堂为新,课课有别,那么地理课堂这一大餐将会使学生垂涎欲滴,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也会越学越高。
二、创设地理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发展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心理因素常常处于前沿地位,牵引着学习行为,影响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好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态度。
1.利用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郭沫若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行为态度。实际上它是在倡导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而人文素养中情感态度的培养,则更加需要学生亲身去感受,因此在地理教育中要充分利用乡土地理开设一些研究性学习课程,让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去体验,进而培养好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本地区丘陵山地的水土流失问题”等,让学生以个体或团体的方式,展开对地理问题现状的调查、原因分析,并探究解决该问题的良策。在这一开放的、自主的学习中,学生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困难甚至失败。就此机会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要坚定信念,不要气馁,不可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并给予及时的帮助,鼓励学生善于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以达到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为止。这种学习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构建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当前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缺乏一定的谦让品质,集体观念淡薄,个性化倾向严重,缺乏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善于同他人开展合作,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这就有必要在教学上构建问题,分组讨论,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节内容的教学,可先创设情景,播放《城市化环境》的录像,介绍相关的一些资料,然后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会产生城市化现象?有一些什么特征?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又有何不同?城市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城市环境有什么问题,又如何改善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我们未来的城市将会是什么模样?也可尝试开设地理实践活动课,布置相关的一些研究性课题,组织学生完成。学生在这种互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与人合作学习的乐趣,懂得与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同组之间的协作中和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中产生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三、充分利用地理教育素材,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价值观
地理课程中富含地理教育的资源,对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教育条件,在地理教学上要始终不渝地渗透地理教育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心世界问题和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进而达到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1.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施行人文教育永恒的主题。地理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生动而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多彩多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科学技术的辉煌业绩。凡此种种,都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这些宝贵的国情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我们在讲解“中国旅游资源”时,就可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地理教学,将祖国的壮丽山河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并结合实际教学绘声绘色、满怀豪情地介绍我国秀美壮丽的山川,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长江三峡等等活教材,以激发学生“爱我中华”之情。在国土整治《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专题课上,可结合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中国的腾飞正被世人所瞩目,让学生从中感受我们民族的伟大!同时也应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多地少物缺”的不利国情,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在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激励他们的报国之志。
2.培养学生的环境、资源意识
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环境教育是地理新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地理课程中正好有着许多环保意识的教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结合一些案例,对学生灌输环保意识。如学习我国水资源时,教材里就已经告诉我们,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体环境对废弃物的自净能力又是有限的,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对水体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都必然会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教学中可以当地水资源情况为突破口,对我国的水资源情况作一个总体介绍。并结合大量的事实,把我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以及我国与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作一下比较,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课后又可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一次水资源调查,内容涉及我国目前水资源利用的情况、当地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当前中学生的节水意识,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等。通过对这次水资源的调查,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就会有深刻的体会,环保意识也必然会大大加强,这比千万次说教效果更好。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地理教育是以研究地表人地系统的一门学科,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中学地理教材中各章各节的内容都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无疑要求把可持续发展目标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之中。当然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基础之上,明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切忌将资源、环境与发展对立起来,要走科学的发展之路来解决环境问题。比如,我们在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时,绝大多数学生想到的是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此时教师可及时引导:那么谁来养活这里的人们呢?经过激烈讨论,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土地,精耕细作,发展生态农业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来。同时,还可举办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国情知识专题讲座,展览图片,放映录像以及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感悟人口剧增、资源、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们深刻的思考,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人文地理素养,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不是靠一朝一夕或轻轻松松地去做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之中需要我们教师用心思考和不断实践,通过良好的教育途径,促成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树立起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优势,并脚踏实地承担起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任,那么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也必将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学梅.谈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计.地理教学,2005年第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