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宏伟 刘战红

  摘 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能更好地体现出新体育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顺应大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促进大学生的最佳发展和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赏识教育 大学体育教学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随着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运用赏识教育能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等,促进大学生的体育技能、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等各方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1 赏识教育的相关理论
  
  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认识并赏识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并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当代赏识教育的代表周弘理解为“赏识教育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1]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正如英国心理学家戴・冯塔纳所说:“缺少足够的动机是不可能在学校的学习中获得满意的结果的。”[2]但由于学习动机产生的复杂性,动机的可能性就具有多样性:
  1.1需要理论
  部分心理学家倾向于用“满足需要”来解释动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是其代表。马斯洛认为生长需要(认知和理解、审美、自我实现)是绝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的,但一个人越是能满足生长需要,越是有更强的动机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每个人能做的比他现在做的和能够做的要多得多。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感到被爱和需要,他们一般就没有强烈的动机去积极生活学习。那些不清楚自己是否被教师需要、认可、喜欢的学生的成绩往往表现是随大流。
  1.2归因理论
  其基本假设是人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故当发生好事时,多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当发生坏事时,则认为是由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归因理论的一个关键是控制点。若学生认为成功或失败的控制点在内部,就会归因于能力或努力;若认为控制点在外部,就会归因于学习任务的难度、运气或其它外因。据研究发现,在智力水平相当中,认为控制点主要在内部的学生的成绩相应比那些认为控制点在外部的学生的成绩更好些。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的归因,相信学生的能力并让学生自己相信能行,从而增强学生的高成就动机感。
  1.3期望理论
  它以一个公式为基础:动机=估计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诱因价值。人做某事的动机取决于他对自己成功机会的估计和对成功价值的估计。阿特金森的实验研究表明,最佳的成功概率为二分之一左右。大多数学生认为,若尽心努力很可能获得成功。教师要寄期望于学生,促使学生提高对成功的估计值,以激发学生的期望动机。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期望与信念的作用。但期望动机理论不是“一刀切”的平均,而是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成功标准,保证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区得到主动发展。学习不应该是痛苦的,但可以是刻苦的。
  
  2赏识教育的意义
  
  2.1赏识教育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赏识教育就是看得起学生,尊重学生个体,承认差异,关注学生心理,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在赏识教育中学生的长处、卑怯、不足等能够及时得到发扬、鼓励、帮助,从而使其树立自信。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地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东西,以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育效果。
  2.2赏识教育有利于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其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甚至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现实中时有教师辱骂训斥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从而产生紧张的师生关系。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在教育理念上倡导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践行赏识教育的言行:肯定、欣赏、赞扬、微笑、抚摩等。学生在被赏识中感到身心的自由,从而自尊、自信。这种民主平等思想理念对于发展中的学生而言,对他们以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3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发挥,自信心的培养。
  赏识教育是爱的认识和欣赏,能够唤醒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其在被赏识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从而发挥潜力。学生潜力充分表现出来,生命的旺盛力才能得以体现,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应及时肯定赞扬,引导他们正确恰当的归因,让学生看到期望,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坚定的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赏识教育要求教师以赏识的心态,用真挚的爱真诚地认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切实地懂得教师的良苦用心,主动走近教师、主动快乐学习。
  
  3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的运用
  
  3.1树立赏识教育意识,掌握赏识教育艺术。
  赏识学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大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也会出现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一遇到挫折就会变得自卑;有的学生情绪易波动,容易感情用事,碰到困难就会有消极情绪。因此,体育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艺术性,既要帮助他们意识到自身缺点,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做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使其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使他们能够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和信任,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例如:学生投篮的命中率不高,体育教师可以肯定他的动作漂亮,只要努力练习就可以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3.2放大学生优点,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肯定、表扬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大学生的点滴进步,并且要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大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田径项目跨栏跑时,由起初不敢跨到跳过栏时,就是一个进步,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不错,勇敢!很好,做出动作就一定能过去了!”这时,学生就会很有信心和动力再去跨栏,直到最后能够很好地完成规定动作。教师赏识地评价和放大学生的优点,可以使他们产生一种满意、快乐、积极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3.3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态,是我们人类心理活动中最为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自信心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更要注重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使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所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同时要多给学生表扬,使学生能够在自我赏识、他人赏识和赏识他人的教学氛围中逐渐增强自信心。
  3.4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赏识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所体验的经历是成功次数较多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约束力就比较强,自信心也会增强,并由此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人格,他们的各种潜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课堂上很容易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各种学习和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们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展示自身的运动技能,体育成绩偏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口才或组织协调能力来找回自信,使他们都能体验到自我价值被人承认后的快乐。另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推选骨干、树立榜样,让这些学生体验成功,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典范,从而促进学生体育成绩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英]戴・冯塔纳著.王新超译.教师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4.
  [2]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57.
  [3][前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蔡汀译.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02-205.
  [4]唐献玲等.浅析赏识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1月第19卷,第1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