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中学初中音乐教育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192-01
  
   音乐在农村初级中学校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音乐器材缺乏;另一方面是音乐作为非统考学科,备受学生轻视。
   但是,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美好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因而教师不能错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美育教育指的是通过审美的方式培养一个人的艺术情操,让人对审美的对象进行评价、欣赏与判断,在不知不觉中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受到感染和熏陶,特别是在精神与气质方面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初中音乐基础教育与美育教育息息相关,通过对音乐欣赏和一定技巧的掌握让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净化、升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
   一、当前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注重技巧而忽视学生对美的感受
   实际上自初中音乐开始,学生就已经步入学习音乐的系统性阶段。音乐教育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曲技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享受美的熏陶,体会到艺术的神圣。很多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例如在让学生学习竖笛的时候,一味的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学生则不懂美的欣赏,学习效果根本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2.教师讲课习惯“一言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目前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依然存在着一部分教师喜欢“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做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与载体,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大量的知识信息,这种教学方式几乎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临近期中期末考试,以上可就印发讲义,不管学生懂不懂,让学生大量的背诵音乐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等等,这虽然对已应付考试,提高整体成绩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但是长期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只会让学生对音乐极度的厌烦,本来是一门轻松愉快的科目,只会让学生产生抵消情绪。
   3.教学观念依然时代前进的步伐
   传统的音乐教学显然违背了音乐艺术以感受与体验为主的客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想象与自由发挥的空间,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推广素质教育显然是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交往,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既不存在或者是无法发生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是笑脸形迎,按照已经备好的课件教学,教学效果必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因而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更新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与融合。
   二、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应对策略
   音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一起普遍性与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基础新月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音乐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一定不要放松对他们的音乐教育,采用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
  1.学会关切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美育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很多时候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位任课老师而喜欢上他的课程,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魅力,学生才会对课程充满兴趣。我常常思考:教师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会喜欢上你的课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即使上课也是备受压抑的。教师用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才会在无形中促使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自觉的去鉴赏、思索和品位,进而在对美欣赏方面获得启迪。
  2.更新教学观念,尝试设计音乐活动,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
   教师在音乐课上授课的时候不应该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是需要进行一些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尽情发挥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又一次在课堂上举办“我最喜爱的一首歌讨论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等,在讨论中提高了音乐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说的好的学生会额外得到一份奖励,学生在课堂上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大胆的表达出了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对音乐的感受,这样经过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吸收别人的长处,听取他们的意见,分析思维由此得到了散发。
  3.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用积极客观的评价鼓励
   人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成功,成功会在无形中催人奋进,让人拥有无穷的力量。音乐本来就是一门轻松愉快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及时的用鼓励、肯定的言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对学习音乐的信心。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做教师的更应该给与学生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221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