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观念的解构与重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实践“的观念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实践教学”,而是一种实践原则指导下的将实践观念涵盖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及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重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观念就是要建立综合一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观,树立实践取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各种教育要素的共同参与,实行实践主导的教学一体化的内生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动态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方法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实践取向;综合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169 ― 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而研究的问题也主要局限于实践性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的深层次问题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的科学内涵则缺乏深入有效的研究,而这个问题,恰恰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向。因此,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实践”的观念问题。本文认为,实践的观念问题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含义是什么?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指的实践,是大实践还是小实践?是一种“实践的”教育理念还是仅仅指一种“实践的”教学方法?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指的实践包含哪些层次和维度?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含义
  “实践”一词,经常在生活层面和哲学层面两种意义上被广泛使用。在生活层面,“实践”指的是履行,实际去做。在哲学层面,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规律的把握和研究,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再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继而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最终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就存在一个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问题;而对学生来说,则存在一个为什么要做以及如何做的问题。解决为什么要做?就是要解决认知的问题。解决如何去做?就是要解决履行的问题。所以说,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既包含了一般意义上的履行、实际做的问题,也包含了哲学意义上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从范围上来看,“实践”既包含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开展的所有教学组织、管理和学习活动,也包含由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相关的所有的社会活动。从性质上看,实践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手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是大实践还是小实践?
  本文所指的“小实践”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开展的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各种教学行为,即所谓的“实践教学”。本文所指的“大实践”是指比“实践教学”的范畴更为宽泛的以实践的教育理念、原则、方法指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本文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应该是一种大实践。在这种大实践的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实践教学”,而应从教育思想、教育原则的高度,将实践概念涵盖到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策设计、课程内容的体系建构、教学模式的确立、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教学环境的建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实践即教育,教育即实践。
  纵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历史和现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分法的情况长期存在。导致这种二分法的思想根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理论教学为根本任务的课程,其目标取向自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的方法和手段虽然被广泛运用,但也仅仅被看成是实现理论教学的工具。在这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分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界限分明,不能有效融合。表现在教学活动中,要么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离,要么出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脱离,其直接的后果就是教与学的离散,教学效果不能有效达成。
  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要树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大实践”教育理念的核心即为实践取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把教育理念从“理论取向”转移到“实践取向”上来。“理论取向”与“实践取向”的区别在于,“理论取向”的教育观以“知什么”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以理论灌输为教育的基本手段,其背后的思维逻辑是“知什么→做什么”;“实践取向”的教育观以“知怎样”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以共同参与为教育的基本手段,其背后的思维逻辑是“知怎样→怎样做”。“理论取向”的教育侧重于明白事理,“实践取向”的教育侧重于经验积累。“实践取向”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将情感、信念、经验、习惯、反思、批判等要素都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更符合人的心理反应机制和学习习惯,因而更利于教师的教学创造和潜能发挥,也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活动更趋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层次和维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实践对应的价值目标和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宏观层次的实践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整体目标而展开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容针对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政策制定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各相关要素之间关系的建设和调整,如实践取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观念的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宏观实践环境建设等,关系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这一层次的实践体现的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育整体性的审视和反思,决定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   中观层次的实践是指在实践取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的指导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模式的选择和应用,针对的问题包括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定位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实践教学的具体模式、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中的地位即教师主导还是学生主导以及学校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中观层次的实践解决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模式的选择、建构和组织实施的问题。实践模式的选择建构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组织和实施的方法及实践的效果。
  微观层次的实践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施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依托课堂、校园、教育基地、社会和家庭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微观层次的实践涉及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应用范围、实践的种类、实践的具体方法等,解决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的操作性、执行性和有效性问题。微观层次的实践按其性质又可分成三种类型,即基础性实践、形成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基础性实践是学生在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状态和道德观念下,自发进行的实践性活动,如对自我的发掘与认识、在好奇心驱使下的对新的环境的适应、对集体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初步探索、大学生的情爱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自发产生的相互模仿和互助行为等等。形成性实践是以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法律修养和行为习惯为目标,通过教师或学生个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安排而开展的单独的或一系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目标,有严谨的组织计划和科学合理的时间进度安排。创造性实践是在前两种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以突破和提高为目标进行的,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的实践活动,如各种具有实验性质或试点性质的实践教育活动。三种性质的实践形式之间是周期循环并不断递进的关系,前一种实践是后一种实践的出发点和基础,后一种实践是在前一种实践基础上向前发展的结果,是对前一种实践的超越和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下进行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在时间维度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长期性,二是时间上的即时性,三是时间上的长效性。时间上的长期性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在时间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行为,也不是一个个孤立行为的集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讲求时间上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实践活动始终贯穿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内容上有机联系,在效力上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时间上的即时性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要有时间上的针对性,要选择与学生的人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面临的即时的、具体的问题相联系的实践活动。时间上的长效性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应该以巩固、形成和发展为目标,追求长期的教育效果。人的思想、品德、认知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效果不可能一撮而就,一实施就发挥作用,要通过建立一种长期的、有效的实践机制,经过周密的部署和细致的安排以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性的空间维度主要体现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空间及空间环境两个方面。所谓空间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空域。空间环境则是指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空间所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条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是依托一定的空间及空间环境进行的。实践活动的空间包含了校内校外两大活动领域。校内领域包括课堂、校园、宿舍、实训基地等空间场所,校外活动领域则包含家庭、实习单位及社会活动场所、公共生活领域等。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在这些空间独立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空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衔接没有绝对的界限和明确的划分的,教育效果也是相互影响的,就好像人的个性品德的养成是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各因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的空间环境则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场所、设施和条件,场所是否恰当、适当,能否配合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条件是否能够满足实践活动的需要,设施设备是否完善,这些既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效力产生切实的影响。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问题上,一定要有空间维度的概念,高度重视实践空间及空间环境的建设,并做好空间环境的利用,同时还要强调各空间领域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以保证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确保教育效果的巩固和稳定。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观念的重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观念重建的实质就是要构建综合一体化的实践观。所谓综合,就是要强调发挥各种教育要素的作用,让所有的教育要素都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谓一体,就是要强调理论和实践不脱离,教与学不分家,实践环境一体化。综合一体化的实践观的主体要求为:
  第一,树立实践取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见解,在性质上是不能自动地使这些观念变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为的。” 〔1〕也就是说,道德的观念并不必然地自动转化为人的道德行为,人的思想道德观念要转化成行为,必须要经历一个内化外化的过程,而帮助完成这个内化外化过程的途径,便是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即实践。用杜威的话来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2〕。实践取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就是顺应这一品德形成和行为养成规律的必然结果。由于现代教育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经验哲学的影响,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实践性教学正式纳入到理工农医类学科以及人文社科类的教学中。课外实践经验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积极顺应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趋势,加快传统的理论取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观念向现代实践取向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政策制定、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评估机制等方面都要高度体现实践的理念和方法,体现实践先导的原则。   第二,强调各种教育要素的共同参与。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多要素共同参与开展的一种结构性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更是如此。首先,从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必须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尤其要强调通过教师的教学强化和引导,学生的学生自主参、自我实践与和自我体验,从而实现知识向认知和行为的转化。形成学习共同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其内在要求。其次,从结构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涵盖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形式和效果。再次,从教育环境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决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这是因为,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各种要素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虽然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中一个环节,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既重要又不可欠缺。杜威在其教育主张里就提倡“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观,他要求通过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三位一体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使学校社会化、教材社会性、儿童社会性,这为我国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三,要建立实践主导的教学一体化“内生型”〔3〕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从“外生型教育”教育模式向“内生型教育”教育模式的转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观念重构的关键。我国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总体来讲还是一种“灌输-接受”这样的外生型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根本弊端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脱离。其表现在于,在主体上以政府、学校和教师主导,忽略了学生、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在教学方法上以显性教育主导,忽略了情绪、情感、信念、信仰等其他心理因素在接受机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内容上以理论性知识主导,忽略了实践性知识的教育。但实际上,理论性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相应的知识体系获得的,而实践性知识即那些是通过实践行为以及对这些行为的反思来获得的“难以编码,是经验性、内隐的,它源于对实践情景的‘洞见’” 〔4〕,才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核心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思潮、意识形态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又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给人的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和交往手段,再加上人的主体意识、人本意识、交往意识不断增强,“灌输-接受”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要求,必须实现外生型教育向内生型教育的转变。而实现内生型教育的根本途径就是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以参与式、体验式教育为基本手段,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配合的教学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第四,构建动态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方法体系。教育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活动,“知识是人的心灵意识对整个外在世界所作出的理解或意义建构,是主动创造的结果,而不是外界塑造心灵的结果。”〔5〕“这里不仅有形态的、结构的转化,而且有物质与精神间、不同主体间、实践阶段与水平间、人所在的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社会与个体间等多方面、多形态、多时态、多事态、多主体的多重多次转化。”〔6〕教育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受教育主体,依赖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采取具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该提倡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实现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课堂实践与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实践教育方法如案例法、角色扮演法、讨论、辩论等课堂实践教育方法、专项实践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课外实践活动,构建动态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方法体系。
  〔参 考 文 献〕
  〔1〕 〔2〕吕达,刘立德,邹海燕.杜威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4:137.
  〔3〕李小鲁.反思与重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型构建〔J〕. 学术研究,2011,(07):51.
  〔4〕 〔5〕倪小敏. 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的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0,(01):23.
  〔6〕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24.
  〔7〕郑金洲. 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世纪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6).〔责任编辑:侯庆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686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