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道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从电影《海洋天堂》说起
  孤儿院嫌他大,养老院又嫌他小
  
  大福的妈妈选择了自杀,而与之对照的是当类似的灾难发生在一些国外父母的生活中,他们非但没有劳燕分飞,反而可以很乐观和平静地说,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我会爱他到永远。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们这样安详和坚定的精神力量?
  
  谁也想不到,海报上这张唯美的父子照,是他们跳海前的一幕。儿子的无知、父亲的隐忍与平静的海面、悠然的氛围并置,显得格外沉重……
  实话实说,即使是在网络上看了不太清楚的版本,我的眼泪仍不由自主涌出不下五次。
  上海电影节上包揽三项大奖的《海洋天堂》,是由一位有着16年志愿者经历、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薛晓路指导的。它讲述了一位身患绝症的父亲倾尽最后的光阴,为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安排未来生活的故事。
  直观地说,电影中自闭症儿子的扮演者文章对自闭症患者超强的模仿令人兴奋,可谓一大看点。碎碎的步子,五个指头张开、不停地抖动,自顾自思考的面部表情,闪躲的眼神,不断重复别人的话……不由得让人感叹:真像!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由于“孤独”的所谓烂漫色彩,很多人误以为孤独症的孩子是因为缺少亲情关爱导致的,其实它与精神残疾、其他先天性障碍疾病并无本质区别,但至今为止,孤独症的真正病因并未完全破解,这也正是这种病难于治愈的关键。
  正是这样一部制作成本仅仅七百多万元的电影,却吸引了李连杰“零片酬”出演,金牌摄影杜可风,著名美术指导奚仲文,还有张叔平、久石让等一线班底。但它第一次真正将孤独症群体的困境展现到了主流媒体的语境中。
  与几年前巩俐的《漂亮妈妈》、姜武的《洗澡》,以及去年的韩国影片《一个人的马拉松》,还有最著名的达斯汀・霍夫曼的《雨人》相比,在票房的压力下,很多影片选择了该群体中只占极少数、具有特殊本领的个体。而《海洋天堂》里的大福可以说没有任何“特长”,既不善强记,也不会唱歌,更不是数学天才,但这样的大福才是现实中“低能力”自闭症患者的真实写照――一个饿了不会表达只会摆出自己的碗筷,总是一遍一遍固执地把玩具狗放到电视上,走路必须拐直角……有着诸多刻板行为的普通自闭症患儿。
  《海洋天堂》另一个成功关键在于,它绝不仅仅是描写了一份伟大的父爱,而是诚实地捧出了这些家庭所面临的最大困境:谁能够给这些孩子一个未来?导演薛晓路在影片宣传时曾经直言不讳“影片里我们表现了我们福利体系某一个方面的缺席,如果在未来它能够引起制度的推进和思考,那就太有价值了。”
  电影中大福的妈妈无法面对现实选择了自杀,而与之对照的是当类似的灾难发生在一些国外父母身上,他们非但没有劳燕分飞,反而可以很乐观和平静地说,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孩子,我会爱他到永远。如此大的反差,怕不是简单的素养、境界可以一笔带过的,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们这样安详和坚定的精神力量?
  是社会,是一个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当家长可以获得免费的医疗、保险、社区的特殊教育保障、家长的心理辅导,以及安置这些孩子一生的社会保证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并不绝望,并不孤单。他们知道,即使他们走了,这个孩子还有人管。但在如今的中国社会,没有哪个妈妈能有这样的心态。
  “孤儿院嫌他大,养老院又嫌他小……保险公司不接受残障智障人的投保,国家社保也暂时不管这一块儿……”好在一家民办托养机构最终收留了大福,好在有柴嫂、老校长这样的善良人帮忙,好在大福慢慢地学会了拖地和煮鸡蛋,好在海洋馆经理被感动了,大福可以继续每天去游泳了……不知现实中那些自闭症孩子,以及其他类型的重残人士是不是也能有这么多的“好在”,这样的好福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8853.htm